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叶德宝 马佳丽)有人说,过年的仪式感,是从等“托尼老师”开始的。
每当岁末年初,无论大街小巷,理发店总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凡。那旋转的灯箱,就像是新年的信号灯,召唤着每一个人前来,为自己打造一个全新的形象。这几天,杭州的理发店迎来了烫发、染发、理发的高峰期,网友们都戏称这是“Tony老师的高光时刻”。
上午10点多,记者来到位于杭州庆春路的一家理发店,虽然才刚开始营业半小时,但店内早已座无虚席。理发师一边给客人修剪着头发,一边迎着新来的客人说:“前面还有3位,您这边确定要等的话,做好等40分钟以上的准备。”记者环顾四周,发现等待区的顾客们各有消遣,有的戴着耳机沉浸在音乐世界中,有的则低头刷着视频,似乎都做好了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
店长赵成礼趁着理发间的短暂空隙,向记者透露了店内的繁忙情况。“从12月下旬开始,店里就一直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忙碌状态,几乎每天都是从早到晚客流不断。”据他估算,平均每天要接待70多位顾客,特别是到了周末,店里的生意更是火爆异常,烫发、染发的客人络绎不绝,理发师们常常是忙得连轴转,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这种繁忙的景象不仅出现在这一家理发店,杭州其他区域的理发店也同样如此。在拱墅区的一家理发店内,记者看到,等待区的沙发上坐满了顾客,有的低头玩着手机,有的则和旁边的顾客聊着天,大家都对即将迎来的新发型充满期待。一位顾客告诉记者,她为了能在年前换个新发型,已经提前一周预约了,但没想到还是等了将近两个小时才轮到。
而这份繁忙,也在网络上引发了一阵“吐槽”热潮。不少网友纷纷晒出了自己等理发时的各种糗事。有网友表示,自己曾经为了等个发型,硬生生在店里坐了3个小时,结果等到的时候,屁股坐麻站不起来了;还有网友调侃说,等理发的时间太长,自己都快把店里的杂志都看完了,甚至开始怀疑人生;更有甚者,因为实在等不及,只好随便找了个“快剪”店,结果剪出来的发型让自己哭笑不得。
美发行业,这个看似平凡却历久弥新的领域,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在网购盛行、团购风靡的当下,它如同一股坚韧的清流,既未被网购的浪潮所淹没,也未受团购的冲击而动摇,消费增长态势持续稳定。
记者从企查查方面了解到,据统计,2024年我国累计注册13.4万家理发相关企业,3月、4月成全年理发相关企业注册高峰期。企业存量方面,我国现存130万家理发相关企业。在成立年限上,五到十年的“老司机”最多,占了三成多。
有业内人士曾表示,美发行业之所以能始终消费稳定,与其独特的服务性质密不可分,“美发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消费,更是一种个性化的服务体验。每个人的发型、发色、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专业的理发师根据顾客的面部特征、气质风格以及个人喜好来量身定制。”这种个性化的服务,显然是网购和团购所无法替代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