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这座紧邻上海、20年蝉联全国百强县首位的城市,以其蓬勃发展的经济活力,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逐梦者。昆山南站,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每至春运,便化身成一座流动的“人海”舞台,日均车次飙升至240余列次,上下客流量近5万人次。人潮如涌,行色匆匆的旅客们怀揣着对家乡的思念、对远方的憧憬,穿梭于各个站台与通道之间。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警服,宛如坚实的灯塔,在喧嚣与忙碌中,为旅客们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他们就是昆山市公安局公交派出所的民警们。
清晨五点,城市还笼罩在夜色之中,大多数人尚在梦乡,昆山市公安局公交派出所的民警们已整齐集结、准时到岗。“一日之计在于晨,咱们得把准备工作做扎实咯!”民警们相互打气,一边仔细整理着装,检查对讲机、警械是否完好无损。紧接着,他们围坐在一起,对着当日的客流预估表、列车时刻表,热烈地商讨着重点巡逻时段与区域,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斟酌,每一种突发情况都预设应对方案,此刻的严谨细致,正是为了开启这一天的平安序章。
6点05分,昆山南站的第一趟列车即将发车,旅客们陆续进站,人群如潮水般涌动。一位大爷提着旧布袋子,神色慌张,脚步慌乱又迷茫,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来回打转,无助写在脸上。
眼尖的民警董文华赶忙快步上前:“大爷,您别着急,遇到啥事跟我说。”大爷眼眶泛红,声音颤抖焦急:“警察同志啊,我第一次自己坐高铁,儿子本来要送我,结果临时有事。我这一糊涂,身份证还忘拿了,车马上就要开了,这可咋整啊!”董文华毫不犹豫地接过大爷的袋子,扶着他边走边安慰:“大爷,放心,有我们在,肯定帮您解决。”
一路上,董文华耐心地帮大爷下载并注册12306账号,又迅速开具了“临时乘车身份证明”。赶到入站口时,队伍蜿蜒曲折,眼看发车时间迫在眉睫,董文华急忙与工作人员沟通协调,快速开启绿色通道。临进站,大爷紧紧握着民警的手,千恩万谢,进站时还一步三回头,满是感激。
临近午时,阳光高悬,人流愈发密集,南广场上热闹非凡,人声鼎沸。民警宋凯和同事巡逻至入站口,只见一位年轻小伙满脸慌张,眼神游离。宋凯和同事上前询问,原来小伙带了几罐自喷漆,本想着回家修缮家具,却全然不知这属于违禁品。看着小伙着急又无奈的模样,宋凯和同事立刻帮他联系车站的暂存服务,详细告知他年后回来凭单据领取的流程。小伙如释重负,长舒一口气,连声答谢。处理完这件事,宋凯和同事们顾不上喝口水润润干涩的喉咙,便又转身扎进了茫茫人海之中。
午后的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倾洒而下,大厅里暖意融融,可民警们却无暇享受这片刻的惬意。季俭在广场巡逻时,发现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进入了他的视野,孩子小脸通红,滚烫得仿佛能煎熟鸡蛋,妈妈满脸泪痕,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周围旅客们纷纷热心地上前帮忙安抚,可孩子的哭闹声却依旧没有停歇。
季俭见状,迅速快步上前,一番询问后了解到,小女孩突发高烧,而这位年轻妈妈正带着孩子回娘家过年,途中遭遇这样的变故,一下子慌了神,整个人六神无主。季俭立刻联系车站的医护人员,没过多久,医护人员匆匆赶到,一番初步治疗后,小女孩的脸色逐渐恢复红润,呼吸也平稳了下来。年轻妈妈原本紧绷的神情瞬间松弛,破涕为笑。
华灯初上,车站广场上依旧是人潮涌动。旅客有的在焦急候车,有的刚刚抵达,眼中满是疲惫与兴奋。民警辅警们穿梭在出租车和公交车站台之间,协助大家维持秩序,确保旅客上下车安全。
深夜10点35分,随着最后一趟列车缓缓驶离,喧嚣了一整天的昆山南站终于逐渐安静下来。民警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警务室,摘下帽子,揉了揉酸痛的太阳穴,汗水浸湿了他们的后背。许多民警辅警的计步器上显示这一天又走了3万多步。看着墙上挂满的值班记录、安全提示,他们的脸上虽有疲惫,但更多的是满足。
这一天,从晨光熹微到夜色深沉,他们见证了无数旅客的旅途故事,或焦急、或温暖、或感动。他们中很多人的家乡在远方,今年春节,他们依然选择坚守在昆山,守护着这座城市的春运“动脉”。
文/苏景汇
编辑:张沛责编:周希 审核:肖玲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