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双肩包回家,坐高铁去香港,方便面消失了
杭州西站,一名女孩正查看候车厅大屏,随处可见的红灯笼充满年味。
穿着时尚的年轻人
不少旅客选择西式快餐作为午饭
昨天上午10点,我来到春运客流高峰期的杭州西站,候车厅里,并没有乌泱泱人挤人的场面,与其他车站相比,这里更多的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26岁的小金是义乌人,在未来科技城的一家科技公司工作,请了两天年假,提前回家过年。他背着一个双肩包,里面只有电脑和充电器。
“西站开通后,我离家更近了,坐19号线只要一站就到这里,再坐高铁半个多小时就到义乌了。”
和小金一样,在杭州西站候车的人群中,有不少人都是轻装出行。
江苏淮安姑娘孙媛梓,边刷手机边拉着一个小行李箱,排队准备检票。她告诉我,特产和年货之前都在网上买好寄到家了,还有一些过年要穿的衣服也快递寄回去了。
“我平时经常坐高铁出去玩,我更喜欢西站,人少,安静,更舒服,像机场一样。”小孙说,“我朋友刚给我发来今天东站的照片,人很多很多,我劝她,下次也来西站坐车吧。”
如果不是随处可见的红灯笼和春节装扮,我还误以为这只是平时的某个周末,大家出行的状态都很松弛。
今年1月5日起,杭州西站首次开行高铁G99/G100次列车,往返香港西九龙站。15:10从杭州出发,21:56就到香港了,与原来从杭州东站“夕发朝至”的动卧列车相比,行程耗时缩短大约3小时。
在1A检票口旁,刘女士一家正坐着候车,两个女儿的背包上都挂着“玲娜贝儿”玩偶。刘女士说,这是她们第一次坐火车去香港,很早之前就抢到车票了,特别激动。
刘女士说,去香港玩两三天,主要是带孩子去迪士尼乐园,除夕当天返程,还是坐高铁,“晚上6点半到杭州,回家吃年夜饭”。
中午时分,进站的人多了起来,候车厅里并没有飘起香浓的泡面味,更多旅客都选择去二楼的快餐店用餐。
拿着咖啡候车的年轻人
骑着电动行李箱的孩子
一位旅客坐在自带的折叠椅上候车
旅客们准备检票上车
众多年轻的人群中,我也看到了一些印象中春运常见的脸庞。
62岁的赵学伟挑着扁担进站,一头挂着山核桃礼盒和零食,另一头挂着一大袋衣服。他的老家在湖北监利,准备坐晚上11点去武汉的高铁,他早上10点就到这里候车了。
“我很早就想回家了,但早几天的票抢不到,只有今天的了,还是从西站出发,第一次来。”他问我哪里可以取票,我说直接刷身份证就可以进站,他又说:“我要取票的,过年回来可以报销,我们老板出钱。”
赵师傅在余杭一家新材料企业做保安,出口订单需求量大,正月初八就要复工。他说,本来想买正月初七回来的票,但还是抢不到,只买到了正月初四的票,所以在家待不了几天。
赵师傅有三个子女,都成家有娃了,一家人都在外地工作,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团聚。“他们这会儿都到家了,就差我一个,都在等我回家。”
这是杭州西站开通运营后的第3个春运,预计发送旅客127.4万人次,同比增长56.4%,人员流动规模将创历史新高。
走出候车厅,再进地铁站,又是一番人来人往的景象。有人刚出发,有人已抵达。
春运一直在变,旅程更便捷、更舒适了;春运一直没变,回家的心情依旧是喜悦的、迫切的。
祝愿每一个人都能顺利踏上旅途,平安到家。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