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吉林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发布时间:2025-01-26 20:11:17

原标题:吉林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2024年10月下旬以来,吉林省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迅速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加大对临时遇困群众的救助力度。截至1月24日,共出动街面巡查人员9230余人次,出动救助车辆3600余台次,发放御寒衣物340余件、食品药品230份,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等临时遇困群众1640余人次,做到了及时发现、妥善安置、应救尽救。

持续开展街面巡查救助。各地救助管理站积极协同公安、城管等部门,针对流浪乞讨人员易栖身的重点区域开展街面巡查,最大限度规劝、引导、护送寻亲不遇、务工不着、离家出走等原因遇到困难的人员到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并按实际需求进行分类救助。加大夜间巡查频次,对需要医疗救助的流浪精神病人、危重病人及时送到定点医院进行救治,全力保障救助对象生命安全。

不断扩大救助网络覆盖范围。各地将救助管理向基层延伸,在乡镇、街道、社区设立临时救助点或求助引导点,通过前置救助关口,扩大救助服务网络覆盖范围,进一步优化主动发现报告机制。长春市依托51个街面警务站和30个福利彩票投注站建立救助引导点。通化市在全市范围内设置乡镇(街道)临时救助点81个,为求助人员提供临时性休息场所和饮食保障;设立村(社区)求助引导点796个,为求助人员及时得到救助提供劝导和帮助服务。目前,已形成了以通化市救助管理站为中心,5个县级救助管理站为基础,乡镇(街道)临时救助点为补充,村(社区)求助引导点为依托的救助管理“四级联动”工作网络体系。白城市等地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城市救助管理联动网络,在部分有条件的社区和村委会设立救助点,使救助关口前置,救助服务前移。

严格落实站内照料服务职责。各地能够提前做好冬季救助服务各项准备,加大物资储备、部署人员、车辆检修等工作,提前储备棉大衣、棉被褥、棉鞋等冬季保暖御寒衣物,备足饼干、矿泉水等方便应急食物,提供热饭热菜等暖心服务,确保受助人员吃饱穿暖。严格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救助车辆24小时备勤,开通24小时求助热线,及时响应求助线索。各地按照分类施救的规定,根据受助人员性别、年龄及身心状况分类分区开展站内照料,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开展以来,站内照料服务达1146人次。

结合区域性中心试点推动提质增效。各地把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与“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紧密衔接、共同推进。各试点地区聚焦省民政厅确定的四个方面13项具体任务,协调各相关部门,积极构建横向巡防、纵向联动、高效顺畅的救助服务网络,形成推动全省区域救助管理工作“区域一体”“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进一步提升“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实效。12月12日,在白山市举办的全省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培训班,对“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进行了再部署再动员,强调各地要将“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作为开展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的重要抓手,让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在寒冬考验下彰显效能、稳固根基,保障流浪群体温暖过冬。

加大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全省各地主动加强同媒体联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宣传“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发布24小时救助电话,制发救助爱心卡4000多张,设立救助引导牌1万多块,发放张贴“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等宣传单1万多份,发放到车站、广场、商业街,方便群众遇到流浪乞讨人员能及时与救助机构取得联系。部分地区通过微信公众号、投放手机公益短信、发放救助引导卡等方式,向市民宣传关注流浪乞讨人员,公布救助管理站24小时求助电话,进一步扩大救助工作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方便群众及时提供救助线索。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郭雍皓

图片来源 吉林省民政厅

初审: 董蕾 复审: 齐智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责任编辑: 小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