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普|夫妻和睦,母慈子孝,为何还是不开心?
抑郁症正在悄然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生活,焦虑抑郁症已经成为全球老年人的第二大致残原因,预计到2030年将上升至世界疾病负担首位。尽管有些老人家庭美满,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谐,却依然患有抑郁症。“医生,我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呢”患者的疑惑,也是大众都关心的问题。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案例,“夫妻和睦、母慈子孝,不开心是为何?”
案例:
曾经是一名飞机检修员的陈女士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和睦,女儿孝顺,安稳退休后,陈女士也过上了惬意的养老生活,弹钢琴、跳广场舞、上老年大学。然后幸福的生活被一次体检打破了。事情是这样的,陈女士在体检时检查出肺部有肺结节及肺大泡,她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老年大学不去了,像以往自己检修飞机一样,反复跑医院检查身体,尽管结果没有什么大问题,医生让她放心,但陈女士经常感觉胸闷、气短、口干,喉中有痰,怀疑自己的心脏也不好,睡眠开始变差,入睡困难,黑眼圈特别明显。起初诊断为“焦虑症”,然而经过抗焦虑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周后,患者情绪低落、沉默少语,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饮食明显减少,恶心呕吐、目光呆滞、手抖等多种躯体不适,依然睡不着觉。丈夫常常宽慰陈女士,让她放心,肺部、心脏都没有什么问题,女儿也请假陪伴陈女士到处看医生,面对家人的关心,陈女士也想努力好起来,却无能为力,她依然忧心忡忡,夜不能寐,突然有一天,患者感觉自己再也好不起来了,趁家中无人时,吞服了大量药物企图自杀。庆幸的是,家人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成功。家人感觉陈女士病情严重,送至精神卫生中心系统治疗。经过系统的检查,最终诊断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在经过抗抑郁、抗焦虑、助眠,心理治疗、康复治疗后,陈女士情绪、睡眠明显好转,黑眼圈都淡了,更高兴的是胸闷、手抖等躯体症状也随之改善。
关于老年人的抑郁症,我们知道多少?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老年人患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广义上是指年龄在 55岁或 60岁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出现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言语活动减少,兴趣减退,自我价值感降低等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严重者可产生自杀倾向。
其次,老年人患抑郁症的原因有哪些?
抑郁症与老年人的性别、健康习惯、睡眠、心理健康水平、居住方式等密切相关。
1. 老年人的性别。在我国,老年女性比男性发生抑郁的概率更高,可能是女性更加敏感、情感更加丰富有关。
2. 身体的健康程度。随着年龄增长,身体脏腑功能减退,老年人可能会对寿命的长短比较在意,患有身体疾病的老人往往更加关注健康问题,因此抑郁、焦虑等情绪也不可避免,另外身体的疼痛和不适会让他们产生抑郁情绪。
3. 健康习惯、睡眠的影响。
老年人的健康习惯,比如运动量减少,使身体的肌肉收缩减少;久坐等不良习惯,有证据表明其与不良情绪的产生也密切。老人的睡眠状况与身心健康水平也有密切的关联性,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下降都会导致抑郁情绪产生。
4. 缺乏家庭支持、社会沟通不良。
在步入老年阶段,常面临丧偶、子女独立、亲友离世等重大变故,容易导致孤独感加重,老人担心增加子女负担,常常不愿倾诉,缺乏心理交流和支持,容易陷入抑郁状态。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老年抑郁症呢?
1. 重视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脏腑功能减退,难免会出现健康问题,老年人要正视身体的变化,不能忽视疾病大小,有计划的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问题、解决疾病困扰。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适当的运动强度和频次,提高身体基础代谢,增强心肺功能等。
2.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妥善处理不良情绪
老年人在面对生理功能衰退、丧偶独居、亲友离世等负性事件,要及时摆脱负面情绪,努力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参加户外活动、多与人沟通等方式来获得信心和愉快感。遇到不良情绪时,及时寻求家人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3.关注睡眠变化,警惕心理问题
老年抑郁症的早期症状有睡眠减少,老年人通常会用“人老觉少”来自我安慰,忽视了抑郁症的苗头。当出现睡眠时间减少,早醒的时候,警惕是否是情绪、焦虑导致的睡眠问题。短暂的睡眠不佳,不必忧心忡忡,可以通过规律的作息、运动来改善睡眠。
4. 避免孤独和封闭,保持社交活动
老年人应该通过多途径参与社会沟通,特别是“空巢老人”,尽量保持社交活动,可以参与社区活动,兴趣小组,与志同道合的老年人多交流多互动,共同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促使心情愉悦。
5. 家庭成员的关爱及支持很重要
家人的关爱及支持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夫妻和睦,母慈子孝也是案例中陈女士抑郁症康复的重要原因。和谐的家庭氛围,及时的陪伴和关心等等家庭支持,能有效的减少抑郁症的产生,有利于老年人抑郁情绪的缓解。
6. 关注老年人精神健康,开展抑郁症科普宣传
社区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中间纽带,要加强对抑郁症的科普和防治作用,让老年人增加对抑郁症的认识,早期宣教和指导,早期发现、早期识别抑郁患者并及时给予帮助,引导专业机构就诊,将会有效降低抑郁症的产生或恶化。
如今,老年人抑郁症已成为仅次于老年痴呆症的第二大精神障碍,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其为世界范围内致残的第二大疾病。所以我们更要重视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让老年人能远离抑郁,安享晚年。
作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吴晶晶 主治中医师
(吴晶晶)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