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新春走基层丨老茶区的新茶香

发布时间:2025-02-05 13:11:09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丨老茶区的新茶香

东南网2月5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肖蔚男)

2月3日是林成强从尤溪返回福州的日子,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他的行李箱里多了位“新成员”——自创的茶元素甜品。

林成强出身于有着50多年茶企经营历史的家庭,是名副其实的“茶三代”。前些年,他正式接管了尤溪县尚扬茶叶专业合作社。“面对不同的年龄群体和应用场景,茶叶会呈现出不同的含义和形式,我希望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让家乡的茶飘香四海。”林成强这样谈及将茶叶与甜品结合的初衷。

经过1年多的市场调研、配方设计、批量试制,林成强打造的“尚熹点”系列茶点已陆续推出红茶、桂花、抹茶等3种口味。除此之外,林成强还尝试开发当下深受年轻人青睐的即饮式纯茶饮。

“目前,市面上的茶饮都是泡好的茶水,我们想做一款看得到茶叶的饮品,这就需要解决如何在饮品中保存茶叶的问题。”尽管困难重重,但林成强依旧对未来充满信心,“所有的难点都将化作我们前进的动力。”

尤溪位于闽中腹地,森林覆盖率高达78.48%,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去年,尤溪县茶园总面积扩展至10.05万亩,年茶叶产量达到1.6万吨,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8亿元。

除了不断解锁茶叶的“N”种打开方式,近年来,尤溪积极对接高校院所,并与茶企联合设立“茶园碳中和研学基地”“高效生态农业产学研示范基地”,持续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让茶产业更有“科技范”。

立春时节,尤溪县坂面镇光兴茶业的红茶科技小院里绿波荡漾,茶香飘扬。该小院成立以来,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易志刚便在此开展福建省低碳生态茶园建设和碳中和技术研究。

“我国茶园土壤碳库约1.09亿吨,如果茶园土壤有机碳库量平均提高0.1%,相当于增加656万吨二氧化碳固定量。”易志刚说,近年来,他与科研团队通过套种植物、种植绿肥和生草、用有机肥和炭基肥替代化肥等措施,持续提高土壤质量。得益于专家的“问诊把脉”,光兴茶叶有限公司的茶叶品质、茶叶功能成分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我们将邀请更多科研人才与茶企联合,让科技力量更好地在田间地头发挥作用。”尤溪县茶叶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姜能宝说。

(肖蔚男)

责任编辑: 小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