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2月5日讯(记者 王玉龙)近日,中国台湾女演员、歌手、主持人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年仅48岁。这一消息令人痛心,也再次敲响了人们对流感的重视警钟。
流感并发肺炎怎会如此凶险?它有什么症状?又该如何应对呢?2月3日,记者联系了潍坊卫恩医院医疗总监、主任医师魏春华教授,听听她的专业讲解。
魏春华教授说,流感(Influenza),在中文中称为“流行性感冒”,由于名字中有“感冒”二字,很多人误以为它只是普通感冒(Common Cold)的流行形式,从而对其掉以轻心。然而,流感的严重性远超普通感冒,它有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流感为何会致命?
按照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对流感病例分型,包括轻型、中型、重型和危重型。流感每年都会引起很多人感染,其中有少数人会发展为重型和危重型,危重病例有死亡风险,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展为重型的风险会更高一些,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肝病等。
在流感的众多并发症中,肺炎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临床上,小于5岁、大于等于65岁(也有指南界限在大于50岁)、孕妇、产后2周内以及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被列为流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虽然健康的中青年人群流感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较低,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忽视流感的风险。
肺炎作为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典型表现包括咳嗽伴呼吸困难、呼吸急速(>24次/分)、缺氧和发热(>3天)。
肺炎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流感发作3~5日后,患者仍持续高热,并伴有上述肺炎表现。这种肺炎通常病情严重,进展迅速,若不积极干预,会有生命危险,尤其是对于有肺部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2. 继发细菌性肺炎:在流感症状有所好转(包括热退)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和咳脓痰。这种肺炎通常出现在流感数天后(7~14天),是最常见的类型,在重症流感中约占1/3,其中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往往病情危重。
3. 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性肺炎:这种肺炎结合了上述两种肺炎的特点,症状可能逐步加重,也可能表现为短暂好转后再次加重。
魏春华教授警示,除了肺炎,流感还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包括:
1. 心脏并发症:如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这些并发症在成人流感中约占12%,但流感性心肌炎和心包炎较为罕见。
2.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癫痫发作多见于儿童和癫痫患者,流感相关性脑病更常见于儿童。流感还可能导致成人脑炎、脑血管意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吉兰-巴雷综合征,但总体上这些并发症并不常见。
3. 肌肉骨骼并发症:重度肌炎和横纹肌溶解(表现为极度肌痛、无力、尿色加深),更常见于儿童。虽然肌痛是流感的突出特征,但真正的肌炎并不常见。
4. 中毒性休克:在近年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暴发期间,既往健康的儿童和成人中出现了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这多与继发产毒葡萄球菌感染有关。
5. 合并感染:包括肺炎(其他病毒、细菌、真菌)、菌血症、脑膜炎和曲霉菌病等。对于发热超过3~5天、退热后再次发热,或病程3~5天后症状仍持续加重的流感患者,需要特别警惕这些合并感染。
魏春华教授提示,流感和普通感冒有这些区别
流感和普通感冒虽然在名字上有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普通感冒的症状,通常表现为鼻涕、鼻塞明显,其他常见症状包括咽干、痒或痛,咳嗽和不适感。成人感冒很少发热或仅表现为低热,咳嗽一般出现在鼻塞、鼻涕症状之后,鼻分泌物可能清稀,也可能呈脓性(但不一定是细菌感染)。
相比之下,流感的症状更为严重。不同人感染流感后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症状与感冒类似,重者则可能引发上述各种并发症。最快速、最精确的流感诊断方法是病原检测,包括病毒培养、抗原检测和PCR检测。然而,在无法及时进行检测的情况下,随着疾病的发展,流感和普通感冒的症状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差异。
面对流感,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在全球范围内,流感每年导致大量住院和死亡,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即使是健康成年人,感染流感后也可能出现剧烈的疼痛,导致暂时性劳动力丧失或生活质量下降。
对流感的忽视可能导致高危人群忽视疫苗接种或抗病毒药物的及时使用,进而引发严重的、不可逆转的后果。例如,因忽略疫苗接种,流感可能引发严重综合性疾病,导致儿童死亡;对于老年人来说,问题可能更为隐匿,但临床上不乏因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导致老年人身体状况急转直下,甚至无力回天的案例。
得了流感后,我们该如何应对?
自我判断。对于平素身体健康的年轻人(15~65岁),在流感季节,如果自己的小区、学校、办公场所等有流感病例,且自己突然出现发热、咳嗽、肌痛或无力等症状时,临床上可以疑诊流感。此时,不需要进行流感检测来确诊,自购抗原家庭检测也是一种选择,但受采样技术影响,阳性的准确率可能达不到预期的50%~70%。如果需要明确诊断,在1~2天内多次采样有助于提高阳性的准确率。
无并发症的流感,成人的发热和呼吸道症状通常持续约3天,随后大多会改善,完全康复可能需要10~14天(年纪大、免疫力低下者恢复时间更长),部分患者的乏力症状可能会持续数周。然而,如果出现并发症,或者有脱水(口渴、疲倦、尿少黄)、心肺功能受损、精神状态改变等情况,通常属于重症,应住院治疗。
疑诊或确诊流感时,符合以下任一情况,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
①并发症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流感,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2天,都建议抗病毒治疗。
②高危人群接触者:非高危人群流感,但会接触到高危人群 (比如家里有小孩、老人等),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2天,也建议抗病毒治疗。
③ 流感持续或重症:流感样症状持续进展,超过3 天,或者出现流感并发症、重症时。重症或病程超过 2 天时建议遵循医嘱选用对应抗病毒药物及时治疗。
总之,流感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容易诱发肺炎等多种并发症,我们绝不能对其掉以轻心。在流感季节,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接种疫苗,一旦出现症状,及时就医,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的重要措施。
支持专家:魏春华,198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原山东医学院)医学系, 1995年进入广州呼吸病研究所学习,作为钟南山院士呼吸与危重症专业的学生,受到了系统的临床与科研培训。潍坊卫恩医院医疗总监,主任医师,潍坊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武汉文理学院医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难治性哮喘、慢性咳嗽、疑难呼吸系统的临床治疗和科研,以及呼吸系统中药研发和呼吸康复研究。2013年获潍坊名医称号;2017年第一届宋庆龄最美呼吸医生奖;2018年中国呼吸医生集团最有影响力人物;2019年第七届中国优秀呼吸医师;2020年驰援武汉,被评为湖北恩人,受到武汉疫情指挥部嘉奖;2023年度、2024年度“好大夫在线”呼吸科好大夫。
责任编辑:赵岳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