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宗和
车主将车停在广东阳江某服务区,疑被人恶意割胎,近日引发关注。2月5日晚,阳江阳西县公安局发布通报称,60岁嫌疑人王某被当场抓获,并被警方予以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事情到此暂告一段落,等待王某的将是法律的严惩。但回看整个过程,仍有不少值得探讨的地方,比如,车主的车要没“哨兵模式”,是不是只能吃哑巴亏了?嫌疑人是不是惯犯,是否团伙作案?等等。
从先前网友发布的视频看,车主开的是台小米SU7小轿车,他在服务区一家汽修店门口停车去上了个厕所,紧接着手机就收到胎压异常的消息。他回到车前就有人上来问是不是车胎被划了,要不要补胎,他查看视频后马上报了警。
视频虽没有清晰拍到嫌疑人割胎的画面,但能清楚看到他戴着白手套,手拿工具靠近车辆,在车胎处停了几秒后离开,然后车主就收到了胎压异常警报。嫌疑人被刑拘,也说明警方应该是初步掌握了其作案证据。
倘若车主的车没有“哨兵模式”,以嫌疑人隐蔽且熟练的作案手法,加上周边监控很难捕捉到作案画面,车主估计只能吃哑巴亏了。要知道,除了个别新能源品牌,大部分车都没有能监控车身四周情况的“哨兵模式”,行车记录仪的监控范围很有限。
据发布视频的网友介绍,当天还有其他人的车在服务区发生了爆胎。这极可能是同一个人干的,车主们即便内心有疑虑,没证据也只能花钱修车自认倒霉了。他们甚至应该庆幸,车是在将开出服务区时爆的胎。如若在高速上驶出一段时间后突然爆胎引发交通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相关新闻评论区,不少各地网友反馈自己的类似经历,在服务区及其它路段,遭遇割胎、扎钉子等明显的破坏,怀疑是附近汽修店的人干的,但苦于没有证据,只得咬牙吃下闷亏。
事实上,这类新闻媒体已经曝光过很多起了。就涉事这个服务区,去年4月广东大湾区卫视就曾接到不少车主反映,称车胎被扎只能在服务区的汽修店内换胎。有车主要求汽修店检查,对方不肯,直接让换车胎,车主最后花4000多换了两条胎和两个轮毂。
显然这不是一个人能干出的事,也不是一个服务区的问题。这位年届60的嫌疑人,大概率只是顶在前头的一名小喽啰,链条背后还有多少张罪恶面孔?倘若最后只有他被绳之以法,那就有点掩耳盗铃了。
服务区此前在回应媒体时表示,汽修店承包出去了,车胎确实是在汽修店门前被割伤的,暂时还无法确定涉事男子是不是汽修店的员工。服务区似乎在暗示,别人干的事跟我没关系。可服务区真能撇清关系吗?
服务区之所以叫服务区,是因为它本质上是为过往的司机游客服务,带有一定的公共属性。服务区不能说把汽修店给人承包了,就说自己没任何责任。这家汽修店如果是惯犯,经常干这缺德的事,服务区的人是真不知情,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更恶劣的,他们也有人参与其中?
不管哪种情况,服务区都逃不了责任。不加强监管、不履行监督责任,类似的恶行还会在国内其它服务区发生。希望有关部门顺着这根藤,牵出背后更多的瓜,该重罚要重罚,才能还车主安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