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贯彻落实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大会精神丨用一流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发布时间:2025-02-09 00:11:12

原标题:贯彻落实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大会精神丨用一流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王芳

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增强市场活力的有力举措,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法宝。近年来,河南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工程,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不断深化“一网通办”“全程网办”“跨省通办”改革,全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有力促进了企业发展。同时也要看到,我省营商环境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诸如市场化配置资源机制还不完善,隐性门槛和壁垒未彻底消除,行政执法不规范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复杂形势下,我们必须坚持不懈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国际标准,对标市场需求,对标企业家期待,不断破解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和难点,让企业真正有投资便利感、政策获得感、财产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企业信心,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聚焦普惠公平,持续优化市场环境,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规范公平的市场环境是市场主体健康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河南要以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契机,加快完善市场制度规则,为经营主体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要持续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全面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台账,畅通市场主体对隐性壁垒的意见反馈渠道;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完善企业退出制度,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优化注销办理流程,促进市场新陈代谢,提高发展质量和活力。要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持续健全要素市场体系,组织开展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专项行动,破除阻碍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行为,为经营主体创造更大发展空间。要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增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良性的竞争生态。

聚焦政策实效,提升协同共建水平,充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营商环境涉及多部门与多领域,营商环境优化也要注重系统性和协同性,加快构建推动营商环境改革的协同体系,坚持一体设计、整体布局和联动推进,实现营商环境政策有用、好用、管用。要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建立政企互动、省市县联动、商会协同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完善企业诉求受理、办理、反馈工作闭环,持续提升协同共建水平,形成营商环境优化的强大合力。要强化政策体系之间的协调整合,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围绕整体优化目标,加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政策与需求、产业、外贸、科技等各政策体系间的协调与整合,提高政策供给的操作性、有效性、连续性,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要提升政策供给与企业需求间的匹配度,在涉企重大经济政策制定时,广泛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建议,使涉企政策和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在政策出台后,实施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专项行动,解决企业获取渠道单一、知晓度不高、申报不及时等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

聚焦要素保障,做好差异化服务,全方位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未来要以满足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从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提升企业主体获得感出发,做好差异化服务,构建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相适配的营商环境。要加大政策服务深度,创新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拓展企业服务内涵,聚焦每一个企业的具体需求开展定制化、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提升专业化、精准化、全链条服务水平,让企业方便快捷享受政策红利。要强化重点企业要素保障,做好重点企业专班化包保服务,提升企业在用人、用地、用能、融资等方面要素保障水平,确保税费优惠、金融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要重点解决中小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一步拓宽中小民企直接和间接融资途径,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为中小民企提供更多普惠性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加大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专项贷款投放。

聚焦司法公正,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增强法治保障能力。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要把法治建设贯穿河南营商环境打造的全流程、各领域,以法治之力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以法治手段更好守护市场公平,最大程度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强化制度供给,从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完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探索对网络虚拟财产、数据等新型权益保护相关制度研究,加强政务服务领域立法研究,及时清理和修订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相适应的行政法规和规章,营造更加有效的营商制度环境。要坚持依法行政,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领域建立政商交往动态调整清单,明晰政府权力边界,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高政务守信践诺水平,坚决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要优化法律服务,加强对民营企业原始创新的保护,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探索建立专利快速预审机制,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多元化的营商纠纷解决机制,发挥非诉争议的前端治理功能,及时对涉及营商环境的各类风险进行研判,从源头上保障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建设。

(作者单位: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 小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