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继明老师在微博上发布了三道关于“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将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的思考题,其中第一条是生产力向更高层次发展,财富和各种资源进一步向少数精英群体集中,贫富差距更加凸显。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我非常认同。
2024年五月的武汉,武汉市正式投入运营无人驾驶出租车“萝卜快跑”, 再次成为焦点。超低定价和全天候服务吸引了大量市民,不到4元即可在主城区畅行10公里,24小时全天候服务彻底解决了群众深夜出行的难题,这些纯电动车型更是零排放、零噪音,为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清洁体验。
可是接踵而至的是出租车协会的示威抗议,无人驾驶对出租车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传统出租车司机的生计受到威胁。这也不是第一次出现运输行业抵制先进运输工具。2015年,共享单车横空出世,其简洁有效的标语: “绿色解决通勤最后一公里”燃爆中国各大城市,共享单车与无人驾驶出租车同样的遭到了传统行业的集体抵制,最后共享单车公司迫于压力不得降低了投放数量,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然而这些新式生产力所面对的困难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很明显社会分配制度的制约才是新式生产力落地的最大的困难,也是最无解的困难。司机担心丢掉工作,进而反对科技进步。但司机反对的并不是新技术本身,而是反对的不能与最新科技适配的社会分配制度。大资本通过先进生产力掠夺了小资产阶级的工作和财富,激化了社会不同阶级的矛盾。
先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不仅对运输行业造成了冲击,deepseek的横空出世,将ai的运营成本降低了200倍,廉价的持有成本和代码开源更是让各行业能参与其中。ai在农业、教育、医疗、计量、勘探等行业实现技术性突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当开源模型使知识技能廉价化时,我们看到了知识公有制释放的创新爆发力,但又为这些行业的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饭碗而担忧。这印证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断:"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
二、刘老师的第二道思考题是:随着新技术的普及,大量的工人小资失业,被抛入无产者行列,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将进入全面爆发期。我也非常认同。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部分清楚的讲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就是追求剩余价值,即利润,为达到这唯一的目的,资本家便尽量的改进技术用来提高生产效率,扩大自己生意的规模,从这方面看,生产力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可是,随着机器的高效率的生产,商品海量的流入市场,单位商品的利润却因此下降。资本家本来的目的是保存现有的财富的同时获取更多的财富,但在扩大生产中产生了相反的结果:扩大生产的手段与价值增值的目的发生了矛盾,生产力发展的无限性与价值增值的有限性发生了冲突。
这种矛盾的存在逼迫着企业必须做出行动,于是企业为应对润率下降,又扩大了剥削范围和加深了剥削程度,但这唯一的解决方法也无疑饮鸩止渴。
扩大剥削范围这加大了资产阶级内部的竞争,导致不掌握最新生产技术的中小资本无力与大资本对抗,纷纷萎缩、破产。大量中小资本家和小生产者破产失业堕入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造成社会上大量的物力人力资本的闲置浪费:2021年开始,金融投资连续4年下行,城市写字楼空置率超过35%。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突出的表现之一。
同时加深剥削程度也造成和加深了劳动群众的贫困化,使社会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超长的劳动时间使改善型消费需求降低,资本生产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机器替代了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失业下岗的劳动者收入的降低和不稳定导致刚需性消费市场也出现了缩小萎靡,商品利润的变现越发的难以实现。可见,先进生产力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放大激化了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2021年电商行业饱和,行业利润率的降低,阿里巴巴为寻求新的资本增长点,推出了“淘菜菜”电商平台,平台能让菜农和消费者直接对接,本是在先进生产力帮助下,菜农和消费者共赢的局面,可刚上线就被生鲜超市和市场菜商的联合抵制,阿里巴巴被迫下架整改,但时代的车轮不会因抗议就停止,拼多多、京东、美团买菜的陆续落地,传统菜市场在一二线城市出现大规模的萎缩。在沈阳,山姆超市一家的中高端水果就辐射整个东三省。小生产者破产,财富加速向大资本集中,这一趋势难以避免。
马克思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更在哲学层面构建了一种动态的、矛盾的、自我否定的历史观。
三、刘老师的第三道思考题是无产阶级已不大可能通过传统革命取得政权,必须寻找新的斗争形式,我还是非常认同的。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分配方式的变革也在加速推进,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日益凸显,其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红色先锋队作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自身的行动策略。
列宁曾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在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至关重要。我们不能盲目照搬过去的经验,而应根据时代的变化,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的新特征,发展出适应新形势的革命理论。
当代资本主义呈现出数字化、金融化和生态危机等新特点,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剥削形式。例如,数据垄断使得少数企业掌控大量用户数据,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平等;零工经济表面上给予劳动者更多自由,实则通过灵活的雇佣关系,削弱了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碳殖民主义则是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对资金和技术的需求,将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获取资源的同时,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这些新现象都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挑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解释。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 劳动是否符合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AI 的广泛应用使得劳动过程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字平台将劳动碎片化,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我们需要深入研究这些变化,补充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以更好地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
与此同时,当代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通过短视频、电影、游戏等新兴媒介,传播封资修反动思想,构建消费主义文化和历史虚无主义,试图瓦解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面对这一挑战,我们的宣传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进行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传播。通过制作有趣、易懂的游戏、电影等作品,构建阶级叙事的沉浸式体验,将 “流量政治” 转化为思想斗争的有力武器。
在组织形式上,面对全球 3.8 亿平台工人、2.7 亿移民劳工等 “非传统无产阶级”,我们需要创新组织方式,以适应新的社会结构。新技术的发展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新的机遇,“多点突破 - 网络联动” 的模式成为可能。巴拿马仓库的物流罢工瘫痪全球资本循环,深圳开源程序员夺取数字生产工具,这些都是利用新技术进行斗争的成功案例。同时,我们既需要法国黄马甲式的街头政治,以表达民众的诉求,也需要 “暗网马克思主义者” 的技术游击战,从隐蔽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攻击。这种复合形态的革命,既继承了列宁关于 “政治总罢工转变为武装起义” 的辩证思维,又超越了 20 世纪单一的传统革命路径。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资本剥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工厂流水线,而是通过跨国金融集团、数据垄断企业、环境资源掠夺等更加隐蔽的形式展开。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看似自由工作,实则被算法严密控制,收入微薄且工作不稳定;发达国家将污染产业转移到第三世界,加剧了全球贫富分化,进一步拉大了南北差距。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像列宁分析俄国农奴制残余那样,深入剖析这些新旧交织的剥削结构,揭示资本主义在今天掩盖剥削的本质。
在组织革新方面,列宁强调的职业革命家组织,在今天可以转化为工会骨干、维权律师、进步知识分子组成的行动联盟。西班牙的 “家政工人工会” 通过教堂和社区中心组织移民女工,德国工厂的工人代表利用欧盟法律争取权益,这些案例表明,传统组织方式在新时代依然具有创新空间。面对沃尔玛、亚马逊等全球企业,建立跨国的工人信息网势在必行。南非矿工罢工时,挪威养老基金会通过股东提案施压资方;美国码头工人拒绝装卸以色列货轮支援巴勒斯坦,这些跨国团结的行动,呼应了列宁 “全世界的工人们联合起来” 的号召,为全球共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当代革命者不必拘泥于完全复制十月革命的模式,而应继承其核心精神,在资本主义制造的迷雾中,始终保持清醒,把握历史发展的方向。我们要善于运用互联网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破资产阶级对知识的垄断,将生存政治融入到革命实践中。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互联网文明时代的必然发展,也是我们应对当代资本主义挑战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