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 (记者 胡 静 文/摄)俗话说:“早晨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山西,“打醋”是一项传承已久的文化仪式。2月2日,正值农历大年初五,记者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桥头街宁化府60号的宁化府益源庆醋业专卖店门口看到,排队打醋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无论是当地市民还是来晋旅游的游客,都手拎大桶、小壶,有秩序地排着队耐心等候,而店内飘出的醋香早已弥漫整条街道,被众人戏称为“不一样的春节味道”。
图为消费者在店内咨询、购买老陈醋。
“拿空桶的顾客排好队,不要拥挤,按顺序打醋。”专卖店内,工作人员一边维持秩序,一边熟练地把灌醋的皮软管塞进顾客放在柜台上的空塑料桶内,色泽鲜亮、甜绵香酸的棕红色液体顺着管子汩汩流入桶内,不一会便灌满了整个空桶。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灌装老陈醋。
“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做饭,谁不吃醋啊?买少了还不一定够呢!”一位太原市民笑呵呵地说。“那您今天准备打几桶醋呢?”记者禁不住好奇地问道。“我今天专门开车来的,准备打4桶,用车拉回家。”说着,他扬了扬手里拎着的4个10斤容量的大空桶。
据专卖店的工作人员介绍,每年进入腊月后,醋的销量就日渐增长,到了春节前后,每天的散醋销量可达十几吨。为了保证供应,门店缩短了休假时间,春节假期也开门营业,方便老百姓买醋。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备受当地市民青睐的散醋学名为“名醋”,即当年的新醋。在“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餐无醋”的山西,无论是平常时日还是逢年过节,排队打醋的“人龙”早已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传统饮食文化带来的消费习俗也深深影响着每一个来山西旅游的游客,大家入乡随俗,和当地市民一道“扎堆”打醋,欢声笑语间,呈现出一派新春其乐融融的景象。
与当地人喜食名醋不同,游客更多购买的是具有一定年份的老陈醋。“店内的老陈醋依年份定价,比如,2年陈酿的每斤7元、5年陈酿的每斤18元、10年陈酿的每斤45元、12年陈酿的每斤65元、20年陈酿的每斤158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山西老陈醋名声在外,许多游客都会顺便打上十几斤甚至几十斤,回家后或自己食用,或赠送亲朋好友。
“到了山西才知道打醋的乐趣,原来醋也有温度,现打的醋竟然是热乎乎的,真是太有意思了!我听说这家老字号醋店已经有600年的历史了,专门慕名而来,在传统佳节体验当地的传统饮食文化和消费习俗,这个年过得真是新、奇、特!”一位外地游客一边往车上搬运装满醋的醋桶,一边忍不住向记者讲述此番打醋的独特感受。
今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非遗”自然也成为节日期间的热门话题。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通过“打醋”这一文化仪式,山西老陈醋在走进更多百姓餐桌的同时,也传承和见证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自信活力与蓬勃兴旺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