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2006年至2017年间的旅游经济阶段,这一阶段也被业内人称为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十年”。在这一时期,中国邮轮旅游人口以每年40%-50%的速度增长。但同时,市场高度依赖外资邮轮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
“实际上,第一个‘黄金十年’主要是一些外资邮轮公司进入了中国市场,所以这一时期很明显的一个特征是邮轮旅游位于产业链的下游。而我们现在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因为随着‘爱达·魔都’号的交付与独立运营,中国已打通了邮轮产业从研发、设计、建造到运营的全产业链条。”中国船舶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总经理刘辉表示。
2024年以来,国产大型邮轮动态不断。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于2024年1月1日开启商业首航,目前已运营80个航次,服务近30万名游客。据其航次评分统计,游客整体满意率在95%以上。2025年1月15日,我国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完成全船主船体贯通,进入快速建造阶段计划,计划于2026年交付,并依托广州母港常态化开启国际航线。
在国产大型邮轮持续“上新”的同时,国际邮轮公司也加速回归中国市场。“2024年是MSC地中海邮轮在中国市场全面重启的一年。”MSC地中海邮轮中国区总裁黄瑞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MSC地中海邮轮将17.2万吨的“亚洲旗舰MSC荣耀号”先后部署在上海和深圳母港,让华东、华南地区的消费者都有机会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国际邮轮,并完成25个近乎满载的航次运营,带领10万余名客人在寒暑假出游高峰季体验欧式海上假期。
对于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公司而言,2024年也是回归中国市场的关键一年。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皇家加勒比旗下“海洋光谱号”2024年4月重返上海母港以来,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截至目前,已运营48个航次,接待超过22万名游客,总体载客率近120%。这些亮眼数据充分证明了中国邮轮市场的强大复苏能力和消费者对高品质旅行体验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4年12月17日起,国家移民管理局进一步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来的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至240小时(即10天),并增加了适用口岸、扩大了停留活动区域。南沙边检站已同步在南沙邮轮母港实施这一新政策,为邮轮经济进一步释放新红利、注入新动能。
“我们判断,从2024年起的未来十年,将是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的第二个‘黄金十年’。当前,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体验邮轮。一艘邮轮每天需要消耗几十吨甚至上百吨的食物,游客们到达上海后,还需要住宿、餐饮、交通等服务,邮轮产业将带动上万亿规模的经济增长。”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叶欣梁说。
(宗 禾)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