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新春走基层·巡礼新工程】青海尖扎黄河特大桥建设全速推进

发布时间:2025-02-11 15:11:13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巡礼新工程】青海尖扎黄河特大桥建设全速推进

项目建设现场。栾雨嘉 公保安加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月8日,空气中还弥漫着春节未散的喜庆气息,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现场,已然是一片忙碌场景。机器的轰鸣声交织着工具碰撞的脆响,奏响了一曲饱含希望的新春建设乐章。

施工现场,高大的塔吊伸展着钢铁长臂抓起一根根长长的杆件,在空中平稳且精准地移动,为后续桥梁组装做着准备。目之所及,黄河特大桥南、北两岸桥体已初步展现出轮廓。那坚实的桥墩、林立的钢梁,无不诉说着建设者的心血与汗水,也见证着工程稳步推进的坚实步伐。

尖扎黄河特大桥长1596.20米,宽15米,其中,主桥全长648米,为141米 366米 141米三跨连续钢桁系杆拱桥,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双线铁路连续钢桁拱桥,也是首座跨越黄河的铁路钢桁拱桥。

“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主桥钢桁拱架设进度过半。”看着这一片热火朝天、有序建设的场景,川青铁路11标中铁大桥局项目党支部书记瞿小荃满怀信心地介绍起项目进度,“黄河北岸已经完成第14节间架设,南岸完成第12节间架设,主桥需要完成50个节间,目前共完成26个节间架设。”

钢桁拱桥由很多杆件组成,需要先在标准化工厂里面把这些杆件加工好,再运输到现场。工人们通过大型吊装设备将杆件吊运至指定位置,将杆件的连接孔精确对齐。瞿小荃强调:“这一步至关重要,需要工人凭借丰富经验和高度专注完成,稍有偏差就可能影响整体结构。”

当连接孔对齐后,工人迅速将冲钉插入,再用高强螺栓逐步替换,用手动扳手初步拧紧,确保杆件相对固定。随后,使用电动扭矩扳手,按照设计要求的扭矩值,依次将螺栓紧固。在紧固过程中,会有专人用扭矩测量仪实时监测,保证每个螺栓的紧固程度均匀一致,让每一个连接都坚如磐石。就这样,一节节杆件被拼接起来,逐步搭建起雄伟的钢桁拱桥。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把控,预计今年7月就能实现主桥合龙。

瞿小荃告诉记者,当初决定采用钢桁拱架来建设这座桥梁,背后有着多方面深思熟虑的考量。

在跨越能力方面,桥要横跨宽阔的黄河,普通结构难以胜任,而钢桁拱架能凭借跨度大的优势一跨而过,避免了在水中设置桥墩。要知道,在黄河中修建桥墩,不仅要克服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湍急的水流,施工难度极大,而且还会对河道生态造成较大影响。钢桁拱架的运用,完美避开了这些难题,既保障了工程顺利推进,又保护了母亲河的生态环境。

从结构性能上讲,钢桁拱架的强度和刚度都十分出色。川青铁路未来会有大量重载列车频繁通行,钢桁拱架完全能够承载这些巨大的压力,确保桥梁长期安全使用。“黄河流域气候条件复杂多变,普通桥梁结构很难承受这样的考验。但钢桁拱架的钢材特性使其稳定性极高。”瞿小荃解释道。

施工进程中,安全风险不容小觑。项目部充分借助信息化智能建造技术,对施工安全进行全方位监控与实时预警。通过在大型机械设备上安装监控元件,能够精准地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安全监测与风险预警。同时,利用智能摄像识别系统,一旦捕捉到工地作业人员存在未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未佩戴安全带等行为,便会立即广播提醒,并将相关情况记录至平台,这一系列举措切实有效地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瞿小荃说:“现在施工气温较低,因此,在桥面板焊接时,会搭临时防护棚,保障焊接质量。同时,在人行通道、平台安装防滑链,增大摩擦力,防止工人滑倒,保障施工安全。”

川青铁路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纵向主通道兰(西)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对于加强区域联系、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尖扎黄河特大桥作为川青铁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更是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与梦想。它不仅是一座跨越黄河的交通枢纽,更是连接地区发展的重要纽带。随着工程的稳步推进,这座凝聚着建设者智慧与汗水的大桥正逐渐成型,未来,它将助力川青铁路全线贯通,为沿线地区的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栾雨嘉 公保安加)

责任编辑: 小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