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年货背后的“甜蜜负担”:带还是不带?

发布时间:2025-02-11 20:09:58

三农快评

好好的排骨、腊肉竟然被扔进了垃圾箱?这几天网传的把父母给的年货扔进垃圾箱的事引起了人们的愤慨。这事听着就让人来气。不过,事出反常必有因。

从网友发布的视频看,这事发生在贵州龙里一高速服务区,视频中环卫工人正在整理一堆鼓鼓囊囊的塑料袋,袋中有排骨、腊肉、小酥肉、新鲜蔬菜等,估计有三四十斤。不过,这些东西是在垃圾箱旁边,不是在垃圾箱内。

2月10日,封面新闻报道称,疑似扔东西的当事人发声,说她是贵州人,嫁到黑龙江,嫁出去后第一次回贵州过年,春节后回黑龙江时父母偷偷放了很多东西。由于路途太远,怕东西坏掉,她就把容易坏掉的东西放在了服务区,希望留给环卫工人吃。

她的这个经历在网上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饱含父母爱意的年货,用不上、吃不完时能怎么处理?

有陕西网友表示,去年给儿子的腊肉有点肥,儿子没吃,年底又原样拿回来了。上海有网友说:“不要非给!我冰箱里还有前年给的腊肉,都成‘僵尸肉’了,还不敢扔。”安徽的李先生过完年离开家时,父母给他装了500斤的土特产。辽宁网友春节返程时,父母准备的大米等足足够他一家三口吃一年。

父母的爱,总是沉甸甸的。这些幸福的烦恼背后,是父母笨拙却炽热的牵挂——他们或许不懂冷链运输的保鲜时效,却记得孩子最爱吃家里熏的腊肉;他们算不清城里超市的距离,却总想着“多装一点,孩子就能少买一点”。这些食物不是普通的年货,而是父母用双手打包的牵挂,是藏在烟火气里的无声告白。

而子女的“难”,何尝不是另一种深情?那位将年货留在服务区的女儿,何尝不是反复摩挲过父母的用心?正如上海那位网友,吃不完的腊肉宁可冻成“僵尸肉”也不忍丢弃,这份“纠结”本身就是对亲情最真实的珍视。我们不是不爱,只是囿于现实的距离与生活的节奏,需要找到更温暖的解法。

让爱流动,或许是最好的答案。当后备箱超载时,不妨将父母的馈赠化作分享的善意:分给异乡打拼的邻居,让独居老人尝到贵州腊肉的咸香;递给凌晨清扫的环卫工,用热乎的小酥肉温暖他们的双手。这何尝不是对父母心意更辽阔的成全?当他们知道,自己亲手制作的食物不仅滋养了孩子,还温暖了更多陌生的笑容,这份爱便从“小家”流淌向了“大家”。

此刻,如果你的冰箱里还存着父母的腊肉,不妨拨通视频笑着说:“妈,您做的腊肉我分给同事了,他们都说这是‘全网最香年货’!”屏幕那头,一定会绽放比烟火更灿烂的笑容。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