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项目“进度条”看什么
天刚亮,天津软件园起步区建设现场已经忙碌起来,吊塔高耸挺立、长臂挥舞,工程车辆往来穿梭,与器械轰鸣声交织成一曲奋进之歌。
春寒料峭,却又热气腾腾,这就是时下的天津,发展的热度在升腾。春节前,市发展改革委发布了1129个项目、总投资2.02万亿元的市级重点项目清单。脑机接口、人工智能、锂离子电池……不断刷新的项目“进度条”,既激扬信心,又意味深长。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生产力、竞争力。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项目之苗,就有什么样的产业森林。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好项目,意味着发展的后劲、发展的质量、发展的信心。打开今年重点项目列表,“新意”浓浓,先进制造业、科技和产业创新、现代服务业等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占比达44.42%,重点产业链绿的底色、智的味道、高的价值就体现在一个个“先进”与“现代”中;以社会资本为主的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占比超80%,投资意愿背后,是向好的预期。项目的成色,不仅在于大,体量大、辐射力大、带动力大,更在于优,创新浓度高、溢出效应强,发展动能强劲。
一个个“大块头”,展现出热辣滚烫的能量。将视线从点看到面,发展的热度,源自这片土地的滋养,需要接一接“地气”,讲一讲“水土”。“地气”是一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产业特点,“水土”是真实的市场需求、潜在的发展趋势。春节刚过,年味还未消散,假日期间冰雪热、文旅火等消费亮点背后,正是市场不断适应消费结构变化、增强供需适配的努力。大文旅、大消费的势头,需要优供给、强产业的根基来支撑。这提示我们既要以成链成群的产业思路去“招”,有针对性地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切实把好项目嵌到产业链上,避免“捡到篮子里就是菜”;也要以统筹协同的理念去“引”,把消费的扩量、提质、增效与投资的优化、激发、扩大统筹起来,协同发力,以需求引领供给,以投资激发消费,蓄足高质量发展后劲。
发展中,有一种“二期现象”,指的是一些企业在一地投资尝到“甜头”,纷纷上马二期、三期项目。招商引资也好、力促消费也好,都是为了让更多企业、更多人成为一座城市的“铁杆粉丝”。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增强供与需的适配性、平衡性,我们将拥抱一座更具吸引力、竞争力和发展实力的美好城市。(闫丽)(闫丽)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