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魔童”归位!《哪吒2》教育启示,新学期你要做哪位父亲?

发布时间:2025-02-12 16:07:34

正当春节档电影《哪吒2魔童闹海》的票房一路高歌猛进,不断创造历史的时候,寒假结束,自家的“魔童”们也迎来了开学季。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儿科方妍彤主任医师表示,新学期如何与孩子相处?该给孩子设定什么目标?

影片中三位父亲对待孩子的方式,恰如现实社会中三种典型的教育模式,折射出当代家庭教育的困境与突围之路。

敖光-敖丙

精英教育的华丽外衣

被规划的人生与迷失的自我

敖丙出身龙族,天生贵胄,享受着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然而,在父亲敖光的严格管控和精心规划下,敖丙的人生轨迹早已被设定,他失去了选择的权利,也迷失了真实的自我。

敖光的教育方式,代表着现实中部分精英家庭对孩子的过度干预和期望,他们为孩子铺就了一条看似光鲜的道路,却忽视了孩子内心的声音和真正的兴趣。

门诊经常会接诊到一些厌学的孩子,奇怪的是这些孩子往往都是重点学校的学生,平时成绩优秀,然而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就不去上学。他们往往会说“我不知道我这么努力到底为啥,我也不知道未来我要干什么,我要做什么似乎都是父母早已经安排好的。”

也许放手才是更好的教育,就像敖光最后那一句“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你的路还需要你自己去闯,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吧!”

申正道-申公豹

寒门学子的负重前行

教育资源不均下的挣扎与无奈

申公豹出身卑微,十年寒窗苦读,只为改变命运,光耀门楣。他的父亲申正道希望自己的孩子从此摆脱妖的身份,进入更高的阶层。

因此申公豹背负着整个家族的期望,在残酷的竞争中奋力拼搏。然而,现实却并非童话,即使拼尽全力,也可能头破血流,难以跨越阶层的鸿沟。

申公豹的困境,正是无数寒门学子的缩影,他们渴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却不得不面对教育资源不均、竞争压力巨大的现实困境。

我们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普普通通的孩子,作为父母,我们提供我们可以提供的,但没有必要忽略孩子自身的能力,举全家之力让孩子负重前行。与其不断鸡娃,让孩子做一个快快乐乐的普通人不是更好吗?

李靖-哪吒

特殊儿童的艰难成长偏见与歧视下的突围与救赎

哪吒天生叛逆,顽劣不堪,是众人眼中的“魔童”。这种特质像极了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他们多动冲动,但又敢做敢为,勇于承担后果。他们有着天马行空的创意,但似乎和传统教育格格不入。

ADHD不是缺陷,而是一种特质,关键在于如何将其转化为优势,我们需要“扬长”而非“避短”。

哪吒因斩妖除魔被百姓误解时,李靖站在他身边说“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给予哪吒安慰,让其找到自我价值,从威严父亲转变为理解孩子、给予支持的守护者。

这份理解和爱护,让哪吒成长为一个正直勇敢的人。

因材施教,尊重个性,才是教育的真谛

方妍彤表示,《哪吒2魔童闹海》通过三位父亲的故事,展示了不同养育模式的利弊得失。

教育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值得被尊重和理解。

作为父母,应该摒弃偏见,放下焦虑,用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道路。

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培养千篇一律的“优秀人才”,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无论是寒门学子、精英后代,还是特殊儿童,他们都拥有追逐梦想的权利,都应该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和社会的理解与接纳。携手共进,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多元的成长环境,让他们都能像哪吒一样,勇敢追梦,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