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明海|||如何看待“防左论”?

发布时间:2025-02-13 12:17:35

  “警惕右,但只要防止‘左’。”

  2012年时,有些人又强调这句话。

  重点在防左!

  防左过程中如何占据舆论优势?

  公知善于扣帽子说对方是“极左”。

  不管是不是,帽子先扣上,极端总是不好的,先占据舆论优势,再寻找攻击点。

  于是有一些人动不动把宣传有关毛主席思想的人说成极左、个人崇拜、红卫兵、文革余孽、仇富、造反派、懒汉等帽子。

  可现阶段,根本不是警惕极左的问题。

  聚焦的视线应该反过来才对。

  1.从国际形势上看:

  当今世界,共运已变得销声匿迹,而资本主义国家依然拉帮结派,美国构建新殖民主义对全世界进行深层次全方位地影响。

  当下是资本主义架构起来的世界,它们占据了绝对的地位,资本法权极其强大。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毛主席其实是第三世界的领袖,当时中国有文化革命,日本有全共斗中核派,意大利有红色旅,法国有红五月,东南亚和南亚次大陆的共运也是此起彼伏,美国有反战运动、黑人平权运动、黑豹党,新加坡刚成立也有共运。

  但苏联解体,华约解散,我们主动放弃第三世界领袖之位和主动放弃意识形态输出后,北约反而一而再再而三扩员,对满世界进行普世价值观输出,资本公司开遍全世界,影响深远。

  2.从国内先锋队看:

  我党是中国的先锋队,但存在否定土地革命的作家(如莫言,他是党员),有让国企变公司并做各种贷款业务的商人(如柳传志,他是党员),有坚持十几年在毛主席诞辰要批判其“错误”的媒体人(如胡锡进,他是党员),有反公有制的经济学家,他们很多有话语权和支持者,活跃在网络上,没有看到他们偏左。

  3.从经济利益上看:

  很多产业背后有二代管理的,有钱、有权、有资源基本不会搞“左”,更别说一些人所说的“极左”。无非有些人站得太右,看什么都像左。

  4.从舆论上看:

  很多媒体三天两头批判“极左”。

  很多经济学家三天两头批判“极左”。

  很多企业商人三天两头批判“极左”。

  很多作家三天两头批判“极左”。

  这几十年,公知打着这旗号非常猖狂。

  自尼克松访华,西方国家逐渐放开对我国封锁,再到1978年后,走出去和走进来的人多了起来,有些人遇到发达国家的繁荣就跪下,当时整个社会都陷入文化的自我否定,活在别人的话语框架和思维中。

  “汉儿尽作胡人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他们跪下忘记了自己的根。

  有段时间,贬低中国人成了政治正确,有关洋人的一切东西都是那么高贵和时尚

  认为美国是世界的灯塔,甘愿接受人家的文化霸权和审美霸权,忘记中华文化

  觉得西方的月亮更圆,西方的空气更甜,认为除了美国道路无其他路可走。

  中美贸易战时,出现多少投降论调。

  这些极右才是真正需要警惕起来。

  5.从群众来看:

  很多人才刚刚脱贫,很多人在物质上确实有了发展,虽然问题存在不少,但极左的群众基础暂时是缺乏的。虽然群众对目田(自由派)的热情变少很多,但目前他们暂时更偏向“调和论”,哪里需要防左。

  而对于某些精英人士,困难时,想着走资;弱势时,出现“友邦惊诧论和“投降论”;强大时,一副大国沙文主义的嘴脸跃然纸上。

  当下的阶级固化问题,贫富差距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新“三座大山”问题,这需要更多左派人士去呐喊,而不是去提防。

  所以当下:警惕极左,但主要防“右”。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