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东湖评论:灯火映江城,繁花灼灼开

发布时间:2025-02-13 22:09:21

正月十五当晚,元宵节的灯火在华夏大地渐次点亮,当团圆的氛围弥漫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武汉这座充满文化魅力与经济活力的英雄之城,再次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瞩目的焦点。武汉作为2025年蛇年央视春晚和元宵晚会的分会场,在这美好时刻,为传统佳节增添了别样的风采。春晚舞台上,武汉分会场那震撼七分钟的精彩呈现,至今仍让观众记忆犹新。而在上元之夜,武汉分会场抢先亮相美轮美奂的晚会舞台,再次带大家身临其境般感受烟火气与英雄气。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汉口里前,雄狮舞动,高龙队沿着长街欢乐奔跑,热闹非凡的场景瞬间点燃了节日的气氛。这般热闹的景象,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江城人民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传承与热烈弘扬。《汉阳门花园》悠悠唱响,作为武汉分会场的点睛之笔,冯翔与祖籍湖北荆州的周传雄联手演绎。为了适配节日氛围,对歌词编曲都进行精心调整,恰似为元宵佳节量身定制的华服,温暖而动人。两人的呈现方式还别出心裁地走了 “剧情线”,周传雄化身 “外地归来的游子”,冯翔在码头等待,这一情节设计不仅丰富了表演的层次,更深深触动了游子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结尾的联欢式大合唱《洪湖水浪打浪》,更是将武汉人乃至湖北人的情感汇聚成河,流淌出浓浓的乡情和对团圆的无限眷恋。

而宏大震撼的楚乐表演,同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编钟古韵传千载,楚乐新声震四方。38套共1200件编钟在恢宏的横渡长江博物馆奏响,气势磅礴,如黄钟大吕,庄严响亮。这是编钟首次在当代重大节日晚会中亮相,表露着武汉对楚乐文化的珍视。如此大规模的编钟演奏,不仅是对楚乐文化的一次盛大展示,彰显文化自信,更是对积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美好愿景的生动诠释。

这些文化瑰宝,不仅是武汉人的精神财富,更是吸引世界目光的独特名片。然而,文化的繁荣并非一蹴而就,其背后是武汉人在经济发展道路上的拼搏与进取。近年来,武汉在经济领域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其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荆楚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英雄城市孕育出不懈奋斗的英雄人民,无论是在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还是在文化传承的基层一线,他们都用智慧和汗水、创新与理念,书写着武汉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的壮丽篇章。如长江之畔,黄鹤楼飞檐下的汉服少女让崔颢的诗句化作AR光影流淌在游客掌心;汉口老租界的咖啡馆中,年轻人用3D打印复刻青铜器拉花,让曾侯乙编钟的纹样在拿铁表面奏响古今交响;当荆楚大地的编钟古乐遇见数字经济的节拍,传统文化便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成为可触摸、可体验、可带走的“生活伴手礼”……

诚然,当央视元宵晚会邂逅武汉,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城市发展的光芒与魅力,团圆美好的情感与祝福。在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定位中,武汉使命在肩、任重道远,要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更要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形成强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合力。正如元宵佳节的万家灯火,照亮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片区域的繁荣与希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武汉将以元宵佳节的团圆喜乐为契机,以文化为魂,以经济为骨,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前行,在中部地区崛起的舞台上繁华灼灼,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感动,赓续谱写更加绚丽辉煌的时代华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冉纯真(武汉市江汉区委组织部)

责编:詹蔷【责任编辑:伍佳佳】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