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继文 保定市竞秀区建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出现不可预见的意外和突发事件。无论是轻微的割伤、烫伤,或是中毒事件,掌握基础的急救技能不仅能够减轻伤害程度,甚至可能挽救生命。家庭作为个体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往往是这些意外发生的第一现场。因此,掌握一些家庭急救必备知识,对于每个家庭成员而言至关重要。
二、烧伤
烧伤作为家庭意外伤害的常见类型,其成因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热液(热水、热油)、火焰以及热物体等。恰当的急救措施对于缓解疼痛、预防感染以及降低疤痕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在烧伤发生后,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对烧伤区域进行冲洗,持续时间建议为10至20分钟,直至疼痛感显著减轻。该措施有助于降低局部温度,从而减少组织损伤。需特别注意的是,应避免在烧伤部位直接使用冰块,因为极端低温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组织损伤。在冲洗后,应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柔地吸干烧伤区域,避免任何可能导致摩擦或水泡破裂的动作。随后,使用无菌纱布或清洁布料轻覆于烧伤部位,以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避免使用牙膏、黄油等非专业物质,因为这些物质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可能干扰后续医疗处理。若烧伤面积较大(成人超过体表面积的3%)、烧伤深度较深(表现为水泡形成或皮肤变白)或烧伤部位位于面部、手部、足部、生殖器官等敏感区域,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救治。
三、外伤出血
在家庭急救领域,应对创伤性出血问题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意外跌倒、不慎切割还是其他创伤,迅速且恰当的急救措施对于控制出血、预防感染以及加速伤口愈合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对创伤性出血进行急救处理之前,首要任务是确保事故现场的安全性,以防止环境因素引发的二次伤害。在处理伤口时,应采用无菌纱布、绷带或至少是清洁的布料,对出血区域施加适度压力以实现止血目的。若初始敷料被血液渗透,切勿急于移除,而应在原有敷料上叠加新的敷料,并持续施加压力以维持止血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将受伤部位抬高,可减少血液流向伤口部位,有助于减缓出血速度。若出血情况极为严重或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应立即拨打紧急救援电话或尽快前往最近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救治。对于非专业急救人员,不推荐使用止血带,因为使用止血带不当可能导致组织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反而对伤者造成更大伤害。
四、中毒
中毒事件成因复杂多样,涵盖误食有毒物质、吸入有毒气体或接触有毒物质等。中毒的严重程度差异显著,轻度中毒可能仅表现为轻微不适,而重度中毒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掌握基础的中毒急救知识对于保障家庭成员安全意义重大。首要措施是迅速将中毒者与毒物隔离,确保其不再接触毒物。在缺乏专业医疗人员指导的情况下,禁止对中毒者进行催吐操作,因为这可能导致毒性物质重新进入食道和呼吸道,引发更严重的伤害。应立即将中毒者移至通风良好的新鲜空气区域,并开启窗户以促进空气流通。同时,脱去中毒者被污染的衣物,并使用大量流动清水对接触部位进行至少15分钟的冲洗。随后,立即拨打120,提供详尽信息,包括中毒者的年龄、体重、中毒发生的时间以及毒物种类等。若中毒者意识清醒,应尽量维持其清醒状态,防止其入睡,并与其保持沟通,密切观察其反应。尽可能保留中毒者接触的毒物样本,以便医疗人员进行后续的鉴定和治疗。在没有医疗人员明确指示的情况下,切勿随意给予中毒者任何药物。
五、结语
掌握家庭急救知识对于在紧急情况下为受伤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至关重要,甚至可能挽救其生命。建议家庭成员都应学习基础的急救技能,定期参与相关培训,以增强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此外,家庭中应配备一些常用的急救物资,例如创可贴、消毒剂、绷带、消毒纱布(如果创口较大,创可贴可能无法覆盖,需要用到消毒纱布)等,以便在必要时能够迅速使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