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26年坚守,这位摆渡人运送乘客超24万人次

发布时间:2025-02-15 10:08:19

文学海、文宇父子俩在渡船驾驶室。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家住重庆市巫山县大溪乡的文宇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家返工。回家过年这几天,他做水手,父亲文学海开船,父子俩天天待在渡船上,时光仿佛回到了童年。

文学海。

“我儿子有多大,我就跑了多少年船。工作苦是苦,但是它能帮到人,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文学海作为长江巫山段的一名乡镇摆渡人,已经坚守了整整26年。

轮渡行驶在长江上。

1999年,34岁的文学海接过摆渡任务,和家人住在了渡轮上,儿子文宇也于那一年出生在了船上。

文宇在船头当水手。

“我是在这条船上长大的,每天看父亲5:30就起床,数十年如一日。”文宇说,最让他受不了的是半夜如果有个人敲甲板,父亲都会起床开船,把人渡到对岸,一家人觉都睡不好。

渡船上下客。

儿子走后,文学海的生活还是一成不变。五点半起床,班点到了就出发,航道还是一如既往,只是对岸军营村的小学搬到了大溪乡的场镇,坐船去上学的孩子少了,甲板上也没了儿子系缆的身影。

父子俩在航行中交流。

“二十多年前,我们这艘轮渡的票价是五角,然后是一元、两元,现在是五元。这个价格是政府定的,我不会涨价,能帮到两岸群众我就很开心了。”文学海说,大溪乡不大,但被长江分割,群众若是要坐车去对岸办事,至少得花5个小时。

所以摆渡关乎着两岸群众的日常出行、孩子上学、病人就医……面对这份责任,文学海深知使命重大。26年来,无论严寒酷暑,每天五点半,文学海都会准点起床,按时启航,从未晚点。

文学海和乘客打招呼。

“文师傅这艘船跑了多少年,我就坐了多少年。不光是我,我们周边所有人全靠他这艘船过江,包括我的孩子读书都是坐他的船,从来没有迟到过。”乘客周家红聊着这艘船上发生的故事,她是众多见证者之一。

据统计,26年来,文学海摆渡行程超5万公里,运送乘客超24万人次。他的坚守,他的老去,还有两岸群众出行的需求,让文宇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多了几分思考。

“小时候觉得父亲很无聊,这几年过年回家我都会帮他跑跑船,看到父亲的坚守,看到这么多人感谢他,我觉得他很了不起。”文宇说,等父亲老后,他想站出来接过船舵,让这艘渡船能一直跑下去。

上游新闻特约摄影师熊威 邓厚双 摄影报道

投稿邮箱:syxw@vip.163.com

编辑:任琦责编:冉文 审核:毛丹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