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局正在积极推进美俄会谈,俄乌战争的停战与停火的未来前景呼之欲出,在这种情况下,2025年俄乌战争将发生哪些新的变化呢?
一、战场与战争前景
战争历来有战场内战争与战场外战争的区别,战场内战争主要特征是看得见硝烟,战场外的战争一般见不到硝烟,见不到硝烟的战争往往比看得见硝烟的战争规模更大、程度更深、范围更广,这是人们所熟知的常识。探讨俄乌战争也是这样,也要对战场上的战争与战场外的战争分别加以进行。
依据目前的形势,战场上的俄乌战争在2025年有可能沉寂下来,因为乌克兰方面难以继续支撑下去,预计来自美国及欧洲的支援今后将大幅度减少,美西方将以此为手段压迫泽连斯基当局服从指挥、听从召唤,乌克兰本身的人力与经济资源已近枯竭,无力自我支撑。在俄罗斯方面,继续坚持把这场战争打下去对俄罗斯也没有什么价值了,能捞到的东西通过此前的“特别军事行动”已经捞到,捞不到的东西大致上也只能想想而已,美西方也不可能再让俄罗斯进一步得逞,因此,保住目前的战果对俄罗斯而言已属上佳。对战的双方一个打不下去,一个不愿再打,战场上的战争将大概率将就此沉寂。
但战场上的战争沉寂下来,并不意味战场外的战争也能沉寂下来,看得见硝烟的战争落幕,意味着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将唱主角,将变得更加激烈。俄乌战场外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将在2025年出现新的发展:一是主战场转移,从国际转向国内,美西方将联手加大力度策动俄罗斯国内的变乱,包括政治颠覆、内部叛乱、各种暗杀活动等,而俄罗斯也将在乌克兰内部策划煽动同样的事情;二是战争方式转变。从事看不见硝烟战争,过去美西方针对俄罗斯主要使用经济制裁手段,目标是通过经济制裁来压垮俄罗斯,今后他们还将继续运用这个手段,但在这个手段之外,更多地要运用内部破坏手段,美西方将力图打进俄罗斯社会内部,打进俄罗斯政权内部,将主要使用收买颠覆的手段来撕裂之,甚至不排除在俄罗斯周边扶持针对俄罗斯的反政府武装,尤其是针对俄罗斯的铁杆盟友白俄罗斯卢卡申科政权将更是这样。毫无疑问,俄罗斯也将照此办理。上述两种转变意味着,包括俄乌两国在内的整个东欧地区在2025年依然将血雨腥风,难以真正迎来和平的阳光。
二、停战与和平
自从美国特朗普做出要结束俄乌战争的宣誓以来,人们就热议有关俄乌停战实现和平的话题,这其中有人往往把停战与媾和混为一谈,其实二者完全是两码事。结束一场战争包括两种方式,一是就地停战,譬如当年朝鲜战争中的板门店谈判。就法理而言,停战只是战场停火,战争原则上并未结束;二是媾和,就是战争双方签订相关的协议彻底结束战争,通常的形式就是“和约”,譬如二战结束后各国的对德和约、对日和约等。
区分了二者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具体到俄乌战争上来,则我们就知道特朗普所谓的结束战争只能局限在停战层面,就是以停火停战的形式来冻结战场上的战争。
那么,眼下的俄乌战争能否媾和搞出一纸和约来呢?
我们认为,这完全不可能,这场战争不仅牵涉俄乌之间巨大的主权领土纠纷、民族纠纷,诸如克里米亚归属,顿巴斯地区俄罗斯族人问题等,还牵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罗的海国家等诸多复杂的历史关系与现实问题,更涉及北溪二号管线、天然气过境管线等等,这些统统都是巨大的难题,这些难题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神仙也无解。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其搁置起来不予讨论,把结束俄乌战争的议题只局限在战场停火的层面,想解决纷争缔造和平,那纯属痴心妄想。简单地说,停战可以,但和平却遥遥无期。
即便如此,看似简单的停战也将是一场艰难的大较量,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这其中牵涉到的利害休咎的太多太大了,参与介入其中施加影响的各方势力太复杂深刻了。根据人类社会既往大规模战争停战谈判的经验,这类活动不经过几轮反复、没有一年以上时间难以蹴就,想快刀斩乱麻三下五除二就达成协议,只能是痴心妄想。
由此做出预判,2025年内俄乌战争很难完全停歇下来,很大可能将拖到2026年以后才得见分晓。
三、相关国际关系
在欧洲出现一条停战停火线,这在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现象,势必将大幅度影响和改写国际关系和战略秩序。
一是美俄关系。不管传言中特朗普怎样亲俄,也不管他如何费尽心机要拆散中俄关系,美俄战略对立都将愈演愈烈,并不会因为俄乌战争实现停战而消解。随着不见硝烟战争的战场转移至俄罗斯国内,俄罗斯同美国之间的憎恨将愈发强烈。特朗普当局正极力向欧洲以及其它国家推销美国的石油天然气,这在经济上也同俄罗斯之间形成竞争。因此,所谓美俄缓和完全不具备战略和解的意义,只不过是双方谁都不想拼个鱼死网破而已。
在这样的美俄关系之下,美国不会放松对俄罗斯的警惕防范和压制,进一步搞垮俄罗斯仍然是其既定目标,只不过将这一目标从长计议而已。同时,俄罗斯将更加清楚最大的外部威胁来自何方,而他们自己所能采取的切实可行的对应措施只有一个,那就是毁灭性的战略核武器。
这就意味着,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美俄关系仍将是置身于核恐怖平衡下的国家关系。
二是欧洲与俄罗斯的关系。俄乌战前,俄罗斯同欧洲之间的关系总体上可谓恩怨交织、爱恨缠绵,相当多的俄罗斯人将自己视为欧洲的一部分,对欧洲充满幻想与渴望。经历这场战争的冲刷,相当一个时期内俄罗斯将只能在地理意义上属于欧洲,而在政治上、文化上却完全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它将越来越少而不是越来越多地参与欧洲事务,将被欧洲主要国家排斥在欧洲的事务之外,被欧洲所隔离,在战略上处于空前孤立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之下,俄罗斯将不得不把自己国家与民族的战略重心持续东转,实施大规模的俄式战略中心东移。也就是说,俄罗斯同欧洲的关系再也回不到过去了,总体上将处于长时期的准冷战状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统一团结的欧洲则将成为俄罗斯的噩梦,而一个四分五裂的欧洲显然更符合俄罗斯的利益。基于这样的逻辑,今后俄罗斯一定将使尽手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杠杆在欧洲国家之间及各国内部纵横捭阖,这样一来,俄罗斯将更加成为欧洲政客眼里的恶棍,而俄罗斯也因为饱受敌视而更增对欧洲的痛恨。在仇视与憎恨的状态下存在,这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欧洲与俄罗斯的关系的基本模式。
三是美欧之间关系。俄乌停战以后,欧洲及俄罗斯一概都不是美国的战略重点,特朗普集团要将大部分资源与精力转移到主要目标中国身上,但特朗普既不会放任俄罗斯,也不会放手欧洲,而要将这两方在战略上都牢牢拴住,使之不得脱离美国的约束。实现这一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欧洲与俄罗斯彼此牵制、互相消耗,为此,美国将进一步利用欧洲,深度挤榨欧洲的资源潜能,譬如压迫欧洲各国提高军费比例,在北约框架内承担更多义务,让欧洲为美国的领导地位和霸权秩序出血出力等。也就是说,今后一个时期美国对欧洲的战略压迫将更加沉重。
四、中国的角色与作用
迄今为止,中国始终保持置身事外的基本姿态,外交基调不是怕别人在这场大戏中不注意中国,而是努力使人们忽视中国、忘掉中国。有关这一姿态利弊得失的评价与议论各有千秋,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因此使中国拥有较大的活动余地,战略取向可进可退,具体政策轻重在握、高下在心。继续按照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预计中国仍将置身俄乌战争停战谈判之事外,泽连斯基在接受采访时没有邀请中国参与,可谓正合我意、正中下怀。
但是,姿态上置身事外并不意味俄乌战争对中国就没有影响,战争结果也同中国没有关系,实际情形恰恰相反,这场战争相当明显地改变了全球战略格局与走向,同样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切身利益,针对战争后战略形势以及国际关系的新变化,中国应着重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中俄关系
停战以后的俄罗斯不是不需要中国,而是更加离不开中国,这是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关系的大好时机,为此要把中俄两国在军事、经济、科技以及政治等各领域的合作乃至融合都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
二是努力加强同中东欧友好国家的关系
一些中东欧国家如白俄罗斯、匈牙利、塞尔维亚等有加强同中国联系的渴望,这些国家对中国持友好的态度,中国应借助经贸关系等杠杆帮助他们,同时采取更有力的举措直接或间接打击立陶宛等反华国家,真正做到亲疏有别、爱憎分明;
三是积极拓展向欧洲国家出口武器装备的新途径
停战之后得到欧洲必将发生新一轮激烈的军备竞赛,各国都要争相研制和装备被战争检验证明了的新的实用管用的武器,由此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新武器市场,这个市场当然受制于美国以及北约,但美西方主要大国短时间内却难以完全填补,这就给中国提供了有利时机,中国应有针对性地拓展向东南欧国家以及土耳其等出售防御设备的办法和渠道,立足长远,把战略收益摆到首要的位置上来。
曾几何时,当俄乌战争突然爆发的时候,有人欣欣然赞叹中国的国运真是出奇的好,现在战争结束了,有人不免就唉声叹气起来,以为好运不再,糟糕的事情就要来了。事实完全不是这个样子,不要以为俄乌停战就会让中国交霉运,相反,中国的机会和机遇还多的很,还在以另外别样的方式加以展现,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俄乌停战后的未来格局中也同样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