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春运过半,返程客流仍然处于高峰。“13号车厢有重点旅客需要照看。”2月15日22时30分,北京丰台站台灯光下,胸佩党徽的K1071次列车长刘干快步穿过车厢连接处,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第35次投身春运“大考”。
1990年,18岁的刘干成为阜阳至北京西线列车员,从绿皮车时代帮旅客扛行李的“小刘”,到如今高铁时代服务重点旅客的“刘车长”,他用35年时光在钢铁轨道上默默奉献着。 刘干回忆,2000年春运首日,面对突发心脏病的七旬老人,他抱着患者连冲三节车厢寻找医生。老人紧攥他的手,说“孩子别慌”,这句话让他明白了职业责任所在,“这身制服是责任,更是信任。”刘干回忆时,仍会不自觉地抚平制服褶皱。
2008年冰雪灾害期间,刘干值乘的K91次列车在江西段滞留48小时。时任列车长、党支部书记的他带领8名党员列车员和11位军人旅客组成破冰队,破冰采购物资、分配应急食品、转移重点旅客,他们用行动在冰雪中开辟温暖通道。“踩着积雪采购物资,把最后半袋面粉做成面片汤分给孩子们。”刘干至今记得,那位把军大衣让给孕妇的年轻士兵,冻紫的脸上挂着霜花却笑得温暖。
2025年春节的考验更为特殊。91岁母亲住院期间,面对女儿女婿的归来和正月初一的出乘任务,刘干只是默默整理乘务箱。“车上三十多个乘务员,谁家没本难念的经?”女儿追着塞给他的那盒巧克力,成为这位父亲春运路上最甜蜜的牵挂。
在年轻乘务员眼中,刘干有双“会测温的手”——调解纠纷时递上的温水总是不烫不凉,指导新职人员时常拍着胸口说,“这里要装着千家万户”。2025年正月初二,实习列车员小胡因乘客误解躲进乘务室不吃饭,刘干递过保温饭盒:"我女儿和你同岁,要是她在车上,我也盼着有人给她留口热乎饭。"
35年职业生涯,刘干的手机存着特殊"全家福":车厢婚礼的新人、找回走失儿童的母亲、结伴返乡的务工兄弟......最新视频里,他正为盲人旅客调试盲杖,车窗透进的晨光为两人的轮廓镀上金边。
当日23时15分,核对完交接记录的刘干走向13号车厢。那里有位独行老人正等待着他的“重点照顾”,而京九铁路线上,又一趟承载着人间星河的列车正驶向黎明。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通讯员 陈明芳 汤梦怡 刘伟伟
编辑 许大鹏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