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质量发展“县”睹为快丨红旗区 “名校 ”促教育均衡
□本报记者 赵振杰 任娜 本报通讯员 董艳超
“和几年前相比,我们学校变化可大了。”2月12日,临近新学期开学,走进新乡市红旗区和平路小学南校区,校长陈苗青向记者展示这所昔日薄弱校的“今天”——操场变了,地面是漂亮的人造草坪;教室变了,每间都配有护眼灯、摄像头和一体机智慧黑板,并装上了空调;阅览室、多媒体教室也有了,铺上了崭新的木地板。
最大的变化还是师资,体音美学科教师全面配齐,校区社团种类繁多,校园活力满满,一片欣欣向荣。这里原是红旗区洪门镇小学,一度设施落后、师资短缺。2021年秋季纳入和平教育集团统一管理,改为现名。
近年来,除了教学环境的显著改善,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的提质升级,令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一方面,支教与跟岗双向交流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促进了教师间的经验互鉴与视野拓展;另一方面,每周定期举行的实时对话与互动教研活动成为常态,有力推动了教学研讨的深入开展与教学方法的改进创新。同时,学科骨干教师精心准备示范课,并借助线上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广泛传播,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范例与借鉴思路。
“名校 薄弱校”“名校 乡村校”已然成为红旗区探索多元化办学,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填谷造峰”打造教育集群的有效手段。而当下,“名校 新建校”的办学模式,正成为构建红旗区教育新高地的关键战略布局。
凭借高校资源集中的区位优势,红旗区大力推进校地合作,与地方高校携手共进,成功创立新乡学院附属中学、红旗区实验中学(河南师大附属中学红旗学校)、红旗区第一中学(新乡市第一中学红旗校区)等一批优质名校。这些新建校吸引了众多名师加入,实现高校优质资源深度融合与广泛辐射、基础教育与高校发展的“双赢”。
这一“双赢”,也成为红旗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程中的强劲推动力。
过去3年,该区累计招聘教师376人,占事业编招聘岗位的近90%,师生比稳步攀升。各学校凭借良好的声誉与优质的教学环境,展现出强大的教育吸引力。
无论是传统名校,还是新建学校,学子们都能共享先进的教学设施、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优秀教师团队的悉心教导,真正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每一个孩子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十四五”以来,红旗区在教育领域累计投入2.35亿元,累计新建校舍约7.2万平方米,新增学位6660个。先后获得“河南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单位”“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等多项荣誉,为全省教育树起典范标杆,贡献先行经验。
实践者说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在新的起点上,红旗区教育工作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抓实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努力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中贡献红旗力量。
——红旗区委书记刘宏锋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