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锁定坚强 |谈谈莫言对于"人性“的浅薄认识,并谈他的文学创作本质。

发布时间:2025-02-16 16:17:33

  看到一篇文章中说到莫言曾经的讲话,见下图:

  看到莫言如此的讲话,我很诧异,诧异他是如何身为共产党员的一员却是这样浅薄的完全不符合共产党员身份的认知,他的前一段话,就犯了两个最基本的认识错误,第一,文学的政治性不存在“过分”的问题,毛主席时代强调作家要意识到文学的政治性,是为了提高作家群体的政治导向意识,因为文学从来都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否认这一点,就不具备一个作家应有的职业素养,而知道这一点又要故意去否认,实际目的是在灌输另一种政治意识而已,是一种很无耻的行为。这里不做展开。

  主要说说第二点,就是莫言所强调的文学的"人性”,实际上,从人类社会进入到阶级社会形态后,就不存在泛泛的,全社会共通的人性论了,泛泛的’人性论“只是资本主义社会抛出来的企图掩盖人们对于社会正确认识的烟幕弹而已,凡是在思维中认定存在“人性”这种东西的,那就是一种唯心的而非唯物的思维,(至于唯心思维错在哪里,只需简单的两句话就可以证明,1,意识的产生是物质运动的结果,2,正确的意识来源于对于物质运动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总结。)

  那么,当对于所谓”人性“的描写,具体到意识显性产物如文学作品中时(包括一切表现社会生产活动的影视游戏作品),总要表现出围绕着”人性“认识的矛盾冲突,在对于矛盾冲突的解读中,总要对一些人和事持有赞赏态度,对另一些人和事持有批判的否定的态度,这时候,作品中的人就已经脱离的个人本身,而是有了象征性意义,哪怕一个白痴一般的作者在写作时想的只是代表个人,但是,只要放到社会中,那作品中的个人就一定代表着一个社会群体,具备阶级意识的性质。

  这里,就可以举出大家对于”人性“最直观的认识,我们时常看到网络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某某,拜托你做个人吧”,但是这句话从事实上来看好像是废话,这个某某从生理属性来说肯定是人,怎么别人却认为他“不是人”呢?那此人既有人的属性,又被别人认为不是人这种现象从表面解释,只能解释为此人作为人却没有人性,所以才会有了这种说法,但如果我们再追问一句,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会没有人性,显然这是一个谬论,实际上,这时候,人性就不是个体性质,而是社会性质的了,说一个人没有人性,实际上说的是某人不具备社会公德,当然,这只是泛指,在中国来说,具体行为有很多,不忠不义不仁不孝都可以被人说成没有人性,在整个人类社会中,作奸犯科烧杀抢掠等反人类思维,反社会行为,都会被人称之为没有人性,但这只证明了一点,那就是人性只是社会性的简称,而且是符合社会行为正确性的简称,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意义了。

  但是这种社会性并不是模糊的泛泛的,只要社会中还存在阶级,那么对于”人性“的认知就一定会有阶级思维的烙印,拿一个具有强大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美国的那些去到萝莉岛玩弄幼女的政客富豪们,它们绝不会认为自己是一群没有人性的禽兽的,但是这个事情在众多的老百姓眼里看来,这就是一群没有人性的禽兽才会做的事情,这又不得不提出一个毛主席时代经常出现在社会评判中的概念,无产阶级的优秀品格,事实上如果毛主席时代不理解这么说的话,今天经过一个简单的对比,就能有很好的理解,比如我们认为的勤俭节约是优秀品德吧,而相对的骄奢淫逸就是恶行,我们认为吃苦耐劳是优秀品德,而相对的恶行就是不劳而获,我们认为乐于助人是优秀品德,相对的恶行就是没钱免谈,我们认为做人要讲社会责任和义务,而相对的恶行就是只讲个人自由和放纵,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可以看出来,与无产阶级优秀品格相对立的,就是资产阶级思维观念,实际上,大家只要认真想一想,今天社会中一切被批判的行为和意思,都是基于无产阶级优秀品格上对于资产阶级丑陋行为的声讨,这里需要在思考中注意一点,那就是,具体的人可能从经济划分上是属于不同阶级,比如无产阶级具有资产阶级毛病,而本身是资产阶级的身份,却具有无产阶级优秀品格,但这不能否定意识的阶级属性,就像周恩来曾经对赫鲁晓夫说,我们都背叛了自己阶级,此中深意,大家应该认真思考。

  以上,证明了所谓的人性,就是在社会不同阶级中的不同认识,那也就证明了在经济社会中没有泛化的”人性“,只有具体的符合阶级认识的‘人性’,实际上,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中,就已经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且无可反驳的了,毛主席说:“人性论”。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我们主张无产阶级的人性,人民大众的人性,而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则主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人性,不过他们口头上不这样说,却说成为唯一的人性。有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鼓吹的人性,也是脱离人民大众或者反对人民大众的,他们的所谓人性实质上不过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因此在他们眼中,无产阶级的人性就不合于人性。现在延安有些人们所主张的作为所谓文艺理论基础的“人性论”,就是这样讲,这是完全错误的。

  如果我们再多读一下毛主席在讲话中的论述:“从来文艺的任务就在于暴露。“这里包含着许多糊涂观念。文艺作品并不是从来都这样。许多小资产阶级作家并没有找到过光明,他们的作品就只是暴露黑暗,被称为“暴露文学”,还有简直是专门宣传悲观厌世的。”.....,这都是缺乏历史科学知识的见解。从来的文艺并不单在于暴露,前面已经讲过。对于革命的文艺家,暴露的对象,只能是侵略者、剥削者、压迫者及其在人民中所遗留的恶劣影响,而不能是人民大众。人民大众也是有缺点的,这些缺点应当用人民内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来克服,而进行这种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文艺的最重要任务之一。但这不应该说是什么“暴露人民”。对于人民,基本上是一个教育和提高他们的问题。除非是反(对)革命文艺家,才有所谓人民是“天生愚蠢的”,革命群众是“专制暴徒”之类的描写。......

  大家看完了以上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的节选之后有没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毛主席早早的在40年代就指出了一些所谓“作家”的思想问题,而莫言的诸多言论,也不是凭空而来,其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对于毛主席讲话的颠覆而已,(所谓的突破局限,说到这里,真是不由得感慨一句可笑蚍蜉不自量),这还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吗?

  所以,那些为莫言鸣冤叫屈的,还有那些恶意攻击批判莫言的人,它们从来不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去思考的,这些人对于莫言的认同只不过是相同的反毛立场使然!这就是一切有关莫言争论中的实质。

  只不过,我们在批判莫言的时候,更加应该思考的是,莫言之流作家产生的社会深层原因。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