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作为传统习俗,承载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但随着压岁钱金额的不断攀升,如何管理和使用也成为家庭内部的一个敏感话题。近日,12岁男孩龙龙因压岁钱使用问题与父母产生分歧,引发了更多亲友对压岁钱法律归属与家长权责的探讨。
今年春节,龙龙收到5000元压岁钱,他计划用其中的2000多元购买一套乐高玩具,但此想法遭到母亲赵女士的反对。赵女士认为,压岁钱可以用于购买玩具,但金额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2000多元的开支显然过高。她主张将压岁钱存起来,用于龙龙未来的学费或其他必要开支。然而,龙龙坚持认为压岁钱是自己的,如何使用应由自己决定。
针对此,赵女士向建设北路社区工作人员咨询。社区工作人员查阅《民法典》并咨询律师后,向赵女士解释:压岁钱属于赠与行为,孩子作为受赠人依法享有其所有权,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无权擅自占有或使用。同时,家长作为监护人,可以代为保管压岁钱。对于小额支出,孩子可以自由支配;对于大额支出,需经家长同意。
为进一步普及相关法律知识,2月12日,建设北路社区邀请法律顾问举办了一场关于压岁钱法律问题的讲座。讲座中,相关律师提出,压岁钱是春节的传统习俗,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契机。如何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同时,引导其合理使用压岁钱,成为每个家庭需要面对的问题。作为家长,应通过合理的方式管理孩子的压岁钱,既保护其财产权利,又培养其独立思考和理财能力,实现家庭和谐与孩子成长的共赢。
律师说法:
山西得宇皓律师事务所的李东娥律师认为,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压岁钱属于赠与合同,只要赠与人明确表示将压岁钱给予孩子,并且孩子或其监护人表示接受,双方之间即形成合法有效的赠与合同。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权代为保管压岁钱,但不得擅自处分。对于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压岁钱需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为管理;8周岁以上但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支配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小额压岁钱,但大额支出仍需家长同意。
李东娥律师还认为,压岁钱的所有权归孩子,家长应依法管理,确保孩子的利益不受损害,同时还可以借此机会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她建议家长在处理压岁钱问题时,应与孩子充分沟通,尊重其意愿,引导孩子合理规划和使用资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