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杭甬高速桥涵大"体检" 检测员迎来了"新同事"

发布时间:2025-02-17 05:11:06

原标题:杭甬高速桥涵大"体检" 检测员迎来了"新同事"

中国宁波网实习生 孙佳骏 记者 金鹭 通讯员 宁波涛 王雨晨

时隔三年,杭甬高速宁波段340余座桥涵迎来“全身体检”。记者了解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桥涵体检用上了不少高科技

近日,在杭甬高速宁波段的五夫特大桥,几架无人机正在大桥的桥墩之间来回穿梭。

检测人员在地面上检查着由无人机传回来的高清图像,并将有问题的位置留档上传。

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宁波管理中心的贺工程师介绍,在本次高速桥涵的“全身体检”中,以无人机、爬壁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同事”表现十分出色。

爬墙机器人。

桥梁和涵洞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结构物之一,承载着关键性的连接与支撑作用,其稳定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民众的高速出行安全。本次开展检测的杭甬高速宁波段,包含了200余座主线桥梁、18座匝道桥、4座跨线立交和110道涵洞。

“此前,我们依靠人眼或远距离望远镜检查桥梁、涵洞主体结构是否存在裂缝、变形等安全隐患。”贺工说,“这次‘新同事’的加入弥补了老办法存在的不足。”

除了五夫特大桥段使用的无人机外,在遇见高墩或高塔结构时,爬壁机器人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技术人员将机器人安装到墩柱上,并将其调整到与桥墩直径相适应的大小,即可操纵遥控机器人上爬,并利用环形轨道上的扫描仪器完成对桥墩的视频素材采集,实现对墩柱的精细化检测。

工作人员正使用高清摄像远眺设备。

对于过水涵洞,检测人员只需站在涵洞外,操控巡检船进入涵洞,巡检船上搭载的高清摄像头能够清晰地拍摄涵洞内的图像,查出潜在的安全隐患。

遥控高清巡检船。

在新技术加持下,截至目前,杭甬高速宁波段桥梁定期检查已完成单幅延米数约22公里,还剩单幅延米数约1公里正在检查。

“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桥梁定检工作的效率和精度,还降低了作业风险。”贺工表示,未来,宁波管理中心将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实现高速公路结构物的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养护。

责任编辑: 小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