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普|古往今来姜的妙用
姜,这一融入我们日常饮食的寻常之物,不仅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肴,更在中医药学殿堂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巧妙地将食用与药用价值集于一身,成为名副其实的药食同源典范。自古以来,民间便流传着“冬萝卜夏姜食,晨起姜片胜参汤”,“十月姜,小人参”的谚语,而在浙江的姜产盛地,更有着“日食三片姜,疾病绕道行”的传统智慧结晶。
姜的药用价值源远流长,其身影频繁出现于《神农本草经》至《本草纲目》等古典医籍之中,被历代医家所推崇。按其药用形态,姜可分为生姜、干姜与炮姜三种。新鲜采摘的根茎即为生姜,晾晒干燥后则为干姜,而炮姜则是干姜经过特殊炮制后的成品。干姜之名,首现于《神农本草经》,彼时与生姜共述一药,强调“生者尤良”。直至《名医别录》问世,干姜与生姜的药性差异才被明确区分,认为干姜性更烈,擅长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温肺化饮。二者依据不同的临床效应逐渐分化,生姜多用于解毒救急,干姜则侧重处理虫兽咬伤之毒。
关于姜的命名,还流传着一则富有神话色彩的传说:神农氏尝百草时中毒昏迷,醒后身旁一株青草助其排毒重生,因其姓姜,故将此草命名为“生姜”,寓意其神奇的救命之功。然“姜”字古为“薑”,演变至今方成今貌,此故事虽具传奇色彩,却也不失为姜文化中的一抹亮色。历史名人与姜的不解之缘亦广为传颂。孔子在《论语·乡党》中展露的饮食习惯,便体现了对姜的偏爱:“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撤姜食”,即便席间鱼肉不鲜,亦不舍姜之味。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进一步阐释,姜能“通神明,去秽恶”,这或许正是孔子养生之道的秘密武器。考虑到孔子一生奔波劳碌,胃肠或有虚弱之虞,姜对其健康的裨益更显珍贵。孔子与姜的故事,不仅是对其高寿生活的侧面映照,更成为了后世推崇姜效、养生益智的佳话。
姜在我国浩瀚的医学典籍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我国首部临床急救专著为例,该书共收录药方856则,其中涉及生姜者65方,而干姜则达85方之多。生姜在此书中的应用,侧重于温中降逆,常与吴茱萸、半夏等药材配伍;干姜则更偏向于温中散寒,与附子、椒、细辛等药物相得益彰。被誉为“呕家圣药”,其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具有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等多重功效。时至今日,生姜不仅可内服入方剂,亦可外用制成膏丸散剂,广泛应用于风寒感冒、寒性呕吐、反胃、晨泻及药物与鱼蟹之毒等症状的治疗。此外,它还对风湿腰腿痛、妊娠恶阻、蛔虫病、急性附睾炎及水烫伤等病症展现出治疗效果。干姜则主要针对肠炎、腹泻、呕吐、冠心病、心肌梗死及手足皲裂等病症发挥效用。炮姜,作为姜的炮制品之一,具有温中止泻、温经止血的功效,专治虚寒性脘腹疼痛、呕吐、泻痢、吐血、便血及崩漏等症。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姜的保健价值也被进一步挖掘。现代研究表明,姜含有丰富的姜黄素、姜辣素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在抗氧化、抗炎、抗癌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生物活性,对于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缓解疲劳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姜富含萜类挥发油、姜辣素及二苯基庚烷等成分。萜类挥发油不仅赋予姜独特的辛香气味,还展现出卓越的抗菌、抗氧化及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等特性。姜辣素,亦称姜酚或姜醇,是姜辣味的主要来源,其高生物活性和广泛的药理作用使其成为评估姜及其制品品质的重要指标。特别地,姜辣素在新鲜生姜中含量最为丰富,但在储存或干燥过程中会转化为姜烯酚,后者在干姜中占据优势,这也解释了生姜与干姜在药效上的差异。姜辣素不仅在强心方面表现出色,能改善心力衰竭兔子的心肌功能,还具有抗血栓、强效镇痛和抗炎作用,显著抑制多种炎症模型中的肿胀与疼痛反应,从而被应用于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民间智慧亦不容忽视,鲜姜与红糖、茶叶等巧妙结合制成的姜茶,对治疗肠炎等炎症性疾病及消炎止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有显著效果。姜的营养价值亦不容忽视,它含有糖类、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丰富的微量元素,为日常饮食增添了健康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姜不仅作为调味品和药材使用,还衍生出多种简便的食疗方式,如姜茶用于发汗解表、温肺止咳;姜汁撞奶缓解眼部疲劳;姜母鸭气血双补;猪脚姜醋滋补身体,促进乳汁分泌,对产后恢复尤为适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姜虽好却非万能,严重疾病仍需专业医疗介入。同时,腐烂的生姜含有剧毒的黄樟素,对肝脏危害极大,应坚决避免食用。食用姜时,亦需把握适量原则,以免过犹不及。
综上所述,从古至今姜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广泛的用途,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它不仅是厨房中不可或缺的调味佳品,更是中医药典中屡见不鲜的草本良药。从古籍记载到现代科学研究,姜的妙用被不断发掘与验证,横跨了食疗、保健乃至美容养生的多个领域。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更在保健养生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成为了连接古今、贯穿中西的一抹亮丽风景线。
作者:华东医院药剂科 韩丹
(韩丹)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