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凯酰时代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经营范围包含: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轨道交通绿色复合材料销售;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销售;碳纤维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等。
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凯赛生物、杭州卡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法人LIU XIUCAI。其中,卡涞复材主要聚焦汽车零部件系统、储能系统(电池箱、碳纤维高压气瓶)、轨道交通、消费电子、大型无人机以及航空等市场复合材料部件规模化量产。
凯赛生物作为合成生物学龙头企业,其全球长链二元酸市场市占率超80%,自主研发的生物基戊二胺及PA5X系列聚酰胺技术打破国际垄断,2023年营收突破25亿元,稳居国内合成生物产业第一梯队。生物基复合材料既是凯赛“生物制造 高分子聚合”技术协同的天然延伸,也是破解传统材料高碳排、回收难等痛点的战略抓手。
生物基复合材料以可再生资源(如秸秆、玉米)为原料,兼具低碳环保和高性能优势,可替代传统石油基材料。凯赛生物凭借“生物制造 高分子合成”技术,已实现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等核心单体规模化生产,推出PA56、PA510等高性能聚酰胺,具备三大优势:
原料100%生物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石油基尼龙降低40%-60%
机械性能卓越,强度、耐温性超越PA6/PA66,密度降低10%,可替代金属及工程塑料
复合拓展性强,与碳纤维/玻纤复合后拉伸模量达120GPa,适配超轻量化结构件需求。
生物基尼龙(如PA5X系列)是凯赛的核心产品之一,其力学性能媲美石油基尼龙,且具备耐高温、低吸水性等特性。在汽车轻量化、电子电气等领域,凯赛生物基尼龙可替代进口高端工程塑料,助力产业链自主可控。例如,其与车企合作开发生物基尼龙电池包支架,减重30%以上,成为新能源汽车降本增效的突破口。
在此基础上,凯赛生物基复合材料已深度渗透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减重30%)、清洁能源(风电叶片寿命提升,热塑性生物基聚酰胺Ⅳ型储氢瓶等)、轨道交通(高铁阻燃地板)、建筑基建(50年耐盐雾桥梁防护)、电子电气(5G基站高透波材料)、民用消费(超轻抗冲击旅行箱)等六大领域,通过轻量化、耐腐蚀、长寿命等性能优势,加速材料体系革新。
值得指出的是,就在2024年12月17日,凯赛生物与招商局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科生物”)、上海曜建共同投资设立曜酰生物技术(上海)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024年12月,与招商局签署3年29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采购协议(2025年采购量20万吨)。该订单占凯赛当前产能超30%,创国内生物基材料领域单笔采购量新高。
2024年10月30日,海澜之家宣布与全球长链二元酸的主导供应商凯赛生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0月30日晚间,凯赛生物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数据,与此同时,年产 50 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 90 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预计 2025 年底投产,部分产能先于2024年底建成。
来源:DT新材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