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在2月17日票房超过好莱坞大片《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电影票房前十。
而成为全球动画影史票房榜冠军,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目前,拍了两部院线电影的导演饺子也以逾170亿元的票房成绩,坐上中国影史导演票房榜的头把交椅。
在饺子之前,陈思诚刚刚凭借《唐探1900》赶超张艺谋、徐克,坐上这个位置。不到十天,便被请下来,暂居第二。
若摆下擂台,请饺子和陈思诚对战,孰胜孰败,显然观众已经用票房投出了自己的答案。不过,如果这个擂台的名字叫“中国电影”呢?
国产电影导演票房榜,图据灯塔专业版
陈思诚就一定会输吗?
壹
第一回合:饺子以质取胜
1980年生的饺子导演,十年磨两剑:一剑《哪吒1》技惊四座,一剑《哪吒2》声震寰宇。
两部动画电影所取得的成就,绝不仅仅是浮在水面上的那些:豪取了票房、赢得了观众、赚得了声望与尊重。
实则它们像正在喷发的海底火山,或将影响乃至重塑中国电影这片海域的样貌。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藏有真经的宝库。每个创作者都可以西行取经,前提是必须经受“八十一难”。
饺子取经,从故事开始。
写作、修改、打磨一个本子,至少两年起步,随便一个审读意见,他都要来回调整。
饺子导演,图据视觉中国
一俟剧本定稿,又要极尽全部手段、精力与可能,克服资源、人力、技术等困难,方才能做出一个接近自己所想象的作品。
而他回头一望,竟已过去三年。
《哪吒1》名利双收后,他甘坐“冷板凳”,磨剧本,搞技术,无惧无畏,直至拿出《哪吒2》。
这次回头,五年半又过去了。
创造《黑神话:悟空》的冯骥,
创造《阿凡达》系列的卡梅隆,
创造《哪吒》系列的饺子,似乎都是这样的人。
志在真经,心外无物,作品即是一切,一切皆为作品。
对于这样的匠人匠心,市场和观众是否买单?
不仅买,而且大买特买,买到《哪吒2》破了所有能破的纪录,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一。
原来,天道可以酬勤,耕耘便有收获,愚公可以移山,精卫亦能填海。
这对于电影行业所有创作者、从业者、参与者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振奋和鼓励。它传递出来一个朴素却颠扑不破的真理:
创作者与观众,对待一个作品的态度往往是一致的,创作者越用心、越尊重作品,观众和市场自会报之以同等的反馈。
与此同时,1978年生的陈思诚,是最成功的商业电影导演之一,当之无愧的“悬疑之王”,从首执导筒以来的12年间,共导演8部电影,平均一年半出一部。
与饺子五年多出一部影片相比,陈思诚拍片简直是神速。
单以《唐探1900》来说,实景搭建一座1900年代的旧金山,耗时9个月;拍摄3个月,后期3个月;2024年8月开机,竟能赶上2025年春节档上映。
这种制作效率,几乎是饺子的三倍。关键是“快”,并不意味着“差”,《唐探1900》是今年大片云集的春节档里,唯一没掉队甚至能在哪吒燃起的烈焰中,稳扎稳打攀向32亿元的影片。
如果说饺子传递出天道酬勤的积极信号,那么,陈思诚是否也在向外界、向电影行业传递出一个制胜法则呢?
可能是有的。
这一法则就是:
电影要杂糅各种类型,融汇悬疑、动作、爱情、恐怖等为己所用;
电影必须要喜剧为主,在搞笑和逻辑面前,优选的必然是喜剧;
电影还得有与时俱进的话题性,无论是女性、拐卖、家国情怀、历史沉疴,要想大众之所想;
电影的视听语言必须极致化,画面耸动,音乐狂躁,剪辑流畅,时时刺激观众肾上腺。
当你用这一套公式,喂养并调教AI,它会炮制出一个大差不差的故事梗概和拍摄方案。而这种公式化、套路化的东西,可能证明了:
做电影的确存在可复制的捷径。
面对这种捷径,若大家纷涌而至,电影行业迟早变成快餐行业,如同泛滥的微短剧,最终必然招致观众厌倦快餐,近而连累整个“餐馆”(中国电影)的风评、市场和厨子。
饺子两部《哪吒》豆瓣均分8.45分,陈思诚八部电影豆瓣均分6.2分。而两部高分影片的票房远胜八部勉强及格的电影。
以质取胜,饺子的胜利,或许对商业电影全面滑向庸俗、套路化的趋势,也是当头一棒。
贰
第二回合:陈思诚以量取胜
《哪吒2》的后期制作公司中,有一家“熠熠和光”。该公司正是陈思诚名下公司壹同影视投资的。也就是说,陈思诚间接参与制作了《哪吒2》。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单一的导演。若从电影人的复合身份来看,陈思诚监制、编剧、策划、投资的影片票房总额,达250多亿元,非饺子所能敌也。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陈思诚个人电影作品总数为41部,而饺子仅4部(含未来的《哪吒3》和“打西瓜”短片)。数量如此庞大,作为掌舵人的陈思诚,自然有其可贵之处。
首先从故事来讲,总票房约120亿元的四部“唐探”,是一个纯粹原创的IP。《哪吒》系列毕竟还有“哪吒”这一国民级神话英雄打底,有“哪吒闹海”“削肉剔骨”的故事做支撑。
而“唐探”这样的纯粹原创竟能跃升为存活超十年的IP,且屡战不败,实在是罕见。在中国商业电影中,可能只有“囧途”系列、开心麻花的部分喜剧,才能与之媲美。
同时,“唐探”系列几乎是第一个将喜剧与悬疑结合得天衣无缝的IP,并从《唐人街探案》第一部起,直接开创了中国电影的“东南亚悬疑宇宙”,从此尺度之外的悬疑故事有了落脚之地。
就电影类型和原创IP的开拓性来说,陈思诚的功绩当胜饺子一筹。
再者,从电影工业的发展来说,《哪吒2》是138家国产动画公司合力托举出来的杰作。它的票房神话是整个动画产业集体的荣誉勋章。
这不仅仅是因为其技术突破,更重要的是它延续了从田晓鹏导演的《大圣归来》所创造的动画可能——动画电影的受众群远不止是儿童,它还可以拓宽至全民,囊括老中青少各种群体,由此也算彻底破除了“动画片就是儿童片”的偏见,让动画电影上升至与真人电影一样的位置。
在此意义上,饺子对中国动画产业而言,功莫大焉。
陈思诚与之类似,甚至走得比饺子更远。
2014年,陈思诚同路阳、宁浩、肖央和郭帆去美国好莱坞学习电影工业。陈思诚等人意识到中国电影和美国电影工业方面的巨大差距后,纷纷开始尝试走中国电影的工业化道路。
“好莱坞是在用他们的思考和方式捍卫电影的某种独特性,用极致的视听享受,筑起技术的护城河。”陈思诚曾在采访中这么表示,他愿意并渴望铸造一条属于中国电影工业自己的“护城河”。
于是,他的“唐探”系列,开始在泰国、日本、美国取景,实践国际化制片及国际影人合作的道路;他的《解密》,利用IMAX摄影机、“人造太阳”灯光技术及各种超高难度视效技术去创造了十个完全不逊好莱坞工业的梦境;他的工业化流程和高效率制片,可以用六个月完成一部商业大电影的制作。
就以这种效率来说,《唐探1900》的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要大于《哪吒2》,毕竟仅是上千人的吃饭和上厕所,都是一个难点,都需要企业级管理思路和制片流程。
此外,不得不提陈思诚对电影人才的挖掘及培养。
《唐探1900》有两个导演,除了他,另一个是戴墨。戴墨从影版《北京爱情故事》便同陈思诚深度合作,“唐探”网剧首次尝试拍剧,《误杀2》更是首次执导电影,接着《三大队》而后《唐探1900》。这么多项目磨出来的戴墨,早已成为独当一面的电影导演。
戴墨与刘昊然,图据视觉中国
《误杀》《默杀》的导演柯汶利,《消失的她》的导演崔睿、刘翔,情况都与戴墨类似,他们都已经是及格线之上、有个人代表作的电影导演了。而这些的年轻电影人,焉知不会成为未来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
饺子十年出两部电影,数量少,难度高,很难将其工作经验推而广之,尤其是在电影工业化的探索上,无法与工业“护城河”、产业模式化并可以将自身经验惠及后来者的陈思诚比肩。
这一回合,陈思诚凭借数量众多、质量稳定、票房不俗的一系列导演、监制作品,稍胜一筹。当然,这是数量的胜利。但没人能否认数量本身的重要性。
叁
第三回合:非此即彼,或双轨并行
今年春节档最狼狈的影片《蛟龙行动》,终于撑不住,选择撤档再战。
该片出品人、制片人于冬,曾发文表示,《哪吒2》是非常出色的作品,“但这样的作品制作难度之大,五六年才出一部,那么其它时间影院放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很严峻。因为电影的对手,远不止是电影,还有游戏、短视频、短剧、网络社交、文旅活动等。
本质上,这是一场电影之外的残酷的时间争夺战。
在这场战役中,饺子可以告诉大众,中国电影的上限和天花板在哪儿,传递出国产动画所能达到的精度和难度;而陈思诚则能稳定输出类型多样、质量可控、有话题度的及格线之上的影片,护住观众的基本盘和类型片的下限。
一个“破局者”,一个“守护者”,缺一不可。
而从电影内部来看,台前幕后多少人:从电影行业上游的投资、策划、剧本,到中游的拍摄、制作、后期,及下游的影院、观众、媒体、网络,大家都要靠电影“吃饭”,若无卖座影片,生计都成了问题。
所以近期才有影院应该拜哪吒为“财神爷”的说法。
捅破天花板的作品和持续不断供应的“流水线”影片,皆是电影人的刚需。
就像港片生态中,著名的“烂片之王”王晶和“墨镜之王”王家卫。王家卫的代表作《花样年华》正在重映。其艺术成就当然没人能够反驳。“二王”之间,或许存在艺术和审美上的鄙视链,但就电影产业,特别是日益衰落的香港电影来说,若无王晶、古天乐等人持之不懈拍“烂片”,可能就如郑则仕等演员所说,大批香港电影人就没饭吃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以陈思诚为代表的一类电影创作者,我们可以批评他们滥用公式,流水线作业,质量不高,但当今中国电影市场,不仅不能缺少陈思诚,甚至需要一百个“陈思诚”,护住电影行业的生存基准线。更何况,“唐探”这样的基准线,并不算低。
此外,不得不提一点,在同档期作品中,陈思诚总是输给别人,屈居亚军:
《唐探2》输给《红海行动》,
《唐探3》输给《你好,李焕英》,
《唐探1900》输给《哪吒2》。
这些超越陈思诚的冠军电影,各有其特质和创新之处,就好像陈思诚电影成了一个参照系,唯有打破乃至超越这个参考系,才能成为冠军。
陈思诚表示,电影产业规模要先做大,才有更多可能
陈思诚成了冠军电影的目标靶,这对行业来说,不是坏事。因为他提供了一个方向性的参照物,越不过他,就会弱于他;越过他,像饺子一样,苦心孤诣如是五年,方才可能创造奇迹。
中国电影的未来,不是在饺子和陈思诚之间二选一,而应寻求二者的动态平衡:我们需要创新、极致、匠心独运的文化野心代表“饺子”,也需要稳定、高效、可复制的电影工业代表“陈思诚”。
陈思诚微博祝贺《哪吒2》破百亿
惟其如此,才能续写中国电影的神话。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