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普安县新店镇细汆村依旧寒冷。
清晨,天还未亮透,付习志便匆匆起身,穿上蓝色工作服,戴着红色安全帽,挎着工具包,沿着电线杆逐一查看。嘴里喃喃自语:“大过年的,这电路可不能出问题。”
正走着,前方突然传来一阵急切的呼喊:“小付,小付,可算把你盼来了!”
付习志抬头一看,原来是村民谭福飞。只见他裹着一件旧棉袄,满脸焦急:“我家的电线突然脱了,屋里黑灯瞎火的,可咋办哟?”
快步走进谭福飞家中,付习志从随身工具包里熟练地掏出绝缘胶带、螺丝刀等工具开始检查线路。
“大伯,这天太冷,电线外皮变脆,稍微一碰就容易脱开。”付习志一边检查,一边耐心地向谭福飞解释。他动作娴熟,不一会儿就将脱落的电线重新接好。
谭福飞连忙按下开关,屋里瞬间亮堂起来。
付习志今年42岁,是普安县供电局派驻细汆村的驻村干部,2019年8月至今的5年时光里,这样的清晨早已成为他生活的常态。
他不仅担任着村里的电力“定海神针”,还兼任中心组和泥拉界组两个村民小组的网格员工作,对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哪家有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2020年,居住在马槽箐组的村民岑国兴收到了一张来自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夫妻俩在为女儿考上大学高兴之余,愁云也随之爬上了面庞。
岑国兴夫妇二人都身患慢性疾病,平日里的医药开销已然让家庭经济捉襟见肘。为了凑齐学费,他们向社会公益企业申请助学资金,然而一次次满怀期待地递交申请,却一直未能通过。随着开学日期一天天临近,整个家庭都被焦虑与无助的氛围包裹。
“别着急,我一定帮你们想办法。”看到夫妇俩满脸的愁容和孩子眼中的期待,到村不久的付习志承诺。
之后,付习志便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积极主动帮助其联系民政部门,代其填报材料,最终成功为他们争取到5000元助学资金。
没想到,这次小小的帮助,在细汆村的村民心中燃起了信任与感激的火焰。村民们对付习志的态度从最初的客气,逐渐变成了如今的亲近与依赖。
2021年,付习志发现,中心组村民胡明凯因患肺癌,生活陷入了困境之中,便多次上门走访慰问,鼓励胡明凯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与病魔抗争,他主动帮忙收集资料、递交申请,争取到3万元农民扶助金。
付习志留意到,胡明凯患病后,家中失去主要劳动力,其妻子冯志琼独自支撑家庭十分艰难。于是,他积极联系镇上的相关部门,为冯志琼找到了一份公益岗位。这份工作不仅让胡明凯家有了稳定的收入,也让冯志琼家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小付,帮我填一哈这个表,我要盖房子,我认不得这些字。”
“付哥,那两家又因为土地扯皮咯,去劝一哈子,点名要你去肯协调。”
“穿蓝衣服那个付习志嘛,我认得,讲理、重感情。”
…………
如今,村里的老人们时常念叨着付习志的好,逢人便讲:“这小付啊,真是个实实在在为咱着想的好人。” 孩子们看到付习志路过,也会欢快地跑过去,拉着他的手,邀请他去家里坐坐。
“驻村就要把工作做实干好。”驻村5年半,付习志就像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调解矛盾、协调用地、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成为了近900户村民心中最温暖的依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元媛
编辑 华姝
二审孙蕙
三审 陈诗宗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