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哪吒2》奇迹的背后,是一场国产动画工业革命

发布时间:2025-02-18 10:12:10

新闻客户端 记者 屠晨昕

图源:@灯塔专业版

如同脚踏风火轮一般风驰电掣,2月17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的票房相继超越19版《狮子王》和《侏罗纪世界》闯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十。

世界电影票房TOP10出现第一部非好莱坞电影,这个奇迹的创造仅用了20天时间。“电影票房给我冲,咱家的孩子必须赢”成为普遍社会心态。观众对该片的评价正从老少咸宜、特效好看,到打破身份认同困境、逆天改命的觉醒,甚至看出了其他解读空间。

图源:视觉中国

不光剧情炸裂,《哪吒2》的特效更是神挡杀神,佛挡灭佛。片中陈塘关大战一开场,海底妖族的千军万马从“虚空裂口”横空杀出,铁链碎裂、能量爆炸四散,视觉暴击直接拉满。而在结尾大决战里最壮观的一场戏是,破鼎而出的妖族大军在哪吒、敖丙的率领下,与无量仙翁的阐教捕妖队来了个洪流对撞,居然有2亿个角色同时出现在了同一帧画面上!论史诗级别的视觉冲击感,丝毫不输皮克斯和迪士尼动画大片。

从2015年的《大圣归来》以来,《白蛇:缘起》《姜子牙》《长安三万里》等一部部佳作添砖加瓦,中国动画天团齐心协力铸就“万鳞甲”,最终把《哪吒2》托举到今天的高度。

《哪吒2》奇迹的背后,是一场延续了数十年的国产动画“工业革命”。

饺子导演(前排左三)和参与《哪吒2》制作的四川传媒学院部分师生合影。新华社 发

动画“万鳞甲”造就《哪吒2》

138家特效制作公司、4000多人耗费了5年多完成了《哪吒2》超1900个特效镜头,这是国产动画电影“工业化”崛起的结果。

“凝聚了全国众多优秀的动画公司,真正意义上动画界的万鳞甲!”《哪吒2》视效总监石超群日前发文详细介绍了部分知名动画团队的贡献:土拨鼠桥段由BaseFX和Monk团队完成;2亿人洪流对撞的特效由《姜子牙》联合导演王昕的公司泥丸星完成;三龙王出场和围困陈塘关的特效桥段由动画《凡人修仙传》出品方之一原力动画完成;殷夫人的特效由《流浪地球》特效制作团队墨境天合制作;《深海》十月团队主要负责申正道和灵珠版哪吒打斗桥段的制作……

在浙江工业大学数字媒体创新研究院院长徐育忠教授看来,“洪流对撞”场景里2亿个角色同时出现,此举堪称挑战动画工业的天花板。“这是因为,同屏角色越多,计算量就呈几何级暴涨。”让2亿个角色在三维空间里自由飞行、战斗,不撞成一团,不能穿模,每个细节都得有真实的物理模拟,难度极大。

为实现这一效果,团队摒弃了传统的“粒子群模拟”或“远景简化”手法,而是为每个角色绑定独立物理引擎,并开发了动态算法。“这套物理引擎技术一旦成熟,国产影视游戏可以挑战更多更宏大、壮观的场面,让制作成本下降,而表现力更高。”徐育忠说。

而在高潮部分,目睹母亲逝去化为仙丹的哪吒在极度愤怒下,冲破“穿心咒”将身体撕裂、重组为六臂完全体哪吒,完成了涅槃。虽然只有10秒,团队竟然花了一年时间来打磨,每根刺都有独立控制器,而每块碎肉都有自己的绑定器。

这一场景需要构建复杂的动力学系统,挑战的不仅是渲染能力,更是“物理模拟 角色动画 光影优化”的全链路动画工业能力。

《哪吒1》和《哪吒2》的“诞生地”——四川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新华社发

一步步构建起国产特效工业体系

曾几何时,国产动画在好莱坞面前,简直是小孩跟大人打架。美国人拍的中国风故事《功夫熊猫》在国内票房大卖。PBR光照渲染、全局光照、动作捕捉,一套下来,把国产动画甩了十条街,国产动画一度沦为“小朋友专属”。

转折发生在2015年。田晓鹏导演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横空出世,干翻了一票欧美动画,票房拿下9.56亿,创下国产动画票房新高。在动态毛发渲染 动作捕捉一系列技术突破下,这部作品比之前的国产动画细腻太多,打戏的流畅度大幅提升。

“2019年,《白蛇:缘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来了,国产动画开始彻底扬眉吐气。”徐育忠介绍说,“光线彩条屋自建了国产动画渲染管线,中国动画终于不用再完全靠别人的工具了,而是开始自己‘造轮子’。”在云渲染大规模应用、资产库系统化管理的加持下,国产动画终于从从“手工匠人”进化到了“工业化流水线”。

最终《哪吒2》成了这套工业体系的集大成者。

《哪吒2》视觉特效制作公司墨境天合成都数字图像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区。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国产动画在特效方面的长足进步,不仅要靠制作团队不舍日夜的“内卷”,更有赖于国内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等硬核科技的崛起。

以前,国产动画很怕制作毛发和布料画面。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国产动画的人物头发,要么像涂满发胶硬邦邦的,要么就是整团抖动,看上去很假。《白蛇:缘起》硬是把这个难点给攻克了。电影中,白蛇的发丝每一根都是独立计算,风吹、水下、战斗时都能自然飘动。

《白蛇2:青蛇劫起》中,为模拟水中失重环境,团队采用了“反物理解算”特效,通过开发复杂算法来模拟各种非自然的力场。

据徐育忠介绍,长期以来水的视觉特效一直被视为特效行业的难度天花板,因为水体的光线穿透、内部散射、折射等物理特性极其复杂。“要实现水特效的渲染,很难用一台台电脑手动拼出来。”

然而,在没有云计算的时代,动画公司要渲染一部电影,基本就是“搬砖式渲染”,不是不想做得更细,而是机器跑不过来。

近年来,国产云计算硬件的大幅度升级,把动画渲染变成了工业流水线,通过AI智能降噪 GPU加速渲染,将数以十万计的渲染作业分发到数千台服务器上并行运算,相比按量计费模式开销下降90%,有效节省了制作成本。

因此,我们在《白蛇》系列、《长安三万里》、《姜子牙》等动画影片里看到了越来越多波光粼粼、以假乱真的水体场景。

《白蛇:浮生》中的九溪十八涧场景。图源:追光动画官网

《白蛇:浮生》中的三潭印月场景。图源:追光动画官网

《白蛇:浮生》中的西湖断桥场景。图源:追光动画官网

创造中国动画自己的美学

当前,国产动画特效制作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乃至世界领先水平。不过,技术可以向西方学,但审美不能照搬皮克斯、迪士尼和梦工厂。

好莱坞动画的风格几乎是半个多世纪的世界主流标准。徐育忠告诉潮新闻记者,他们的审美体系可以归结为几个关键词:高度写实的3D建模、流畅拟真的角色动画、温暖饱满的光影、以及普世价值叙事。

中国动画起步晚,早年间确实在学欧美的技术。《哪吒2》就学习了皮克斯的动画绑定和流体模拟,让打斗特效更燃;《白蛇2:青蛇劫起》引入迪士尼的毛发渲染方案,角色毛发的层次感大幅提升。

现在,国产动画不再是跟着好莱坞学,而是开始用自己的风格,讲述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国内大量都是历史、神话题材,要的是写意,不需要照片那样的真实感。因此《大鱼海棠》、《长安三万里》、《白蛇:浮生》等优秀作品,不追求美国动画片那种写实风或卡通风,而是将国风写意与三维动画相融合,创造出独树一帜的诗意动画美学。

2023年上映的《长安三万里》,没有直接用好莱坞动画常用的PBR(基于物理的渲染),而是自己开发了一套基于“水墨层次感”的着色器,模拟国画中“远虚近实”的光影关系,用NPR(非真实渲染)模拟国画笔触,让画面如同一副会活动的古画,大受好评。

据徐育忠介绍,《哪吒2》出品方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专门组织了一个团队,开发中国传统神话题材的数据库,用以以后继续制作中国美学风格的动画电影。

当《哪吒2》里“2亿洪流对撞”在IMAX大银幕恢弘展开时,全球观众看到的不仅是视觉奇观,更是138家中国动画企业携手托举的数字工业体系。今天,这套体系只是“初长成”,《魔童闹海》为国人打开了一扇门。包括动画、真人电影和游戏,日臻完善的国产视觉特效工业或许将为我们带来更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奇观,以及庞大到无法想象的市场蓝海。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