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资阳出台10条措施 确保校园体育活动每天不低于2小时
近段时间,四川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通知要求,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后,四川省将全面实施“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新规。为全面贯彻落实,2月18日,资阳市出台10条措施,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确保学生能在校园内获得充足的体育锻炼机会,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开展课间活动
根据新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每天必须安排一节体育与健康课,而高中阶段学校则需每周安排三节。此外,严禁任何学科或活动挤占体育课时间。如果因天气原因无法进行室外活动,学校应利用室内场馆等设施,确保学生当天的体育活动需求得到满足。
新措施还强调了体育教学的质量,要求学校不仅教会学生运动技能,掌握1至2项终身受用的体育运动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健康知识和科学锻炼习惯。学校将通过设立体育“荣誉榜”等方式,激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比赛。
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制度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新措施规定,在课间休息时,学生应被鼓励离开教室进行活动,教师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课。学校还将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微运动”,并在课后为高中生安排至少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此外,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将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制度,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为了提升学生的竞技水平,新政策还要求建立从班级到市级的四级竞赛体系。学校每年需举办校内体育比赛,并鼓励学生至少参加一项校级及以上体育项目,推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
学生课外活动
针对体育教师短缺的问题,新措施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鼓励采取专项公招、体育教师“走教”、富余学科教师“转岗”、文化学科教师兼职、返聘优秀退休体育教师、引进聘请优秀退役运动员、购买专业体育机构服务等方式,统筹解决体育师资紧缺的问题,以确保体育教学质量。
另外,学校体育工作经费将纳入财政预算,确保体育场地设施的升级改造和器材更新。有条件的学校还将设立更衣室、饮水间等配套设施。新建学校须配备足够的体育场地,现有学校则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甚至利用走廊等空间打造“微操场”,拓展体育活动空间。
推行“课间15分钟”改革试点示范加强督导考核
新措施提到,鼓励各地各学校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体育工作,推行“课间15分钟”改革试点示范,遴选推广一批精品案例。将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思路,打造一批体育特色学校,积极推进“三大球”运动纵深发展,每所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重点开展1项以上体育特色项目、开设7种以上运动项目。
此外,对于各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考核也进行了明确。将中小学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纳入学校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教育督导评估范围、学校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对于弄虚作假,实施阴阳课表的,一经查实,将在全市通报并将按照规定对学校及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
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标志着资阳在提升学生体质健康、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将在当地中小学生心中种下终身体育的“种子”,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带来新的希望与活力。(资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来源:四川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