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洁 实习生徐子萌
因为人工智能,孔子、贝多芬、莎士比亚等历史人物不再是课本上静止的插图,而是对你来了一个跨越历史的微笑。近日,一则“当AI复活课本上人物”的消息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称“这就是AI的意义”。在南京,也有一群师生将人工智能和美术相结合,不仅让中国山水画“动起来”,还能切换成印象派画风。寒假,摆放着众多AI艺术作品的投石光影艺术馆成为大学生的热门打卡地。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如何碰撞出火花?2月18日,记者来到投石光影艺术馆寻找答案。
画中鸟能振翅高飞,《金陵四十八景》变印象派画风
一面白墙上展出了一幅明代画家仇英风格的画作《羽迹回归》,画作前挂着一个精致的鸟笼,灯光将鸟笼的影子映照在画上。当轻轻晃动鸟笼触动感应装置,画作中“藏”在枝头的鸟儿们突然振翅高飞。等鸟笼回归静止状态,飞鸟们又“躲”回花枝上继续栖息。
视线转向白墙的另一边,基于明代画家沈周的创作风格生成的一幅山水图《笑傲江湖》映入眼帘。“我们刚刚与鸟儿‘捉迷藏’,现在可以和大师一起创作。”在南京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行业导师、南京投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峰峰的示意下,记者用水彩笔随手绘制出一艘小船,经过扫描仪识别后,这艘现代感十足的小船画风一变,“驶”入画中,绕过青绿山峦,顺流而下,“笑傲江湖”。
投石光影艺术馆就像一个巨大的“魔术盒子”,通过AI和互动技术让静态的艺术品变得生动有趣。漫步馆内,触发其中的“机关”,你将收获连连惊喜。其中,最让人惊叹的当数水墨长卷《金陵四十八景》的“变身秀”,只需一支定制版手电筒,每一名参观者都可以化身艺术家,对其进行“二次创作”。打开手电筒,将光照向墙面投影画面,被照到的显示区域便转绘成印象派风格的新金陵四十八景图。“这种转绘方式实现了AI技术下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创新,我们将印象派画家莫奈、梵高、雷诺阿和塞尚4人的绘画风格融入手电筒,画作便被赋予对应的印象派风格色彩。”孙峰峰说。
艺术作品“一键生成”,“喂饱”大模型是关键
印象派风格的《金陵四十八景》,仇英风格的《羽迹回归》,沈周风格的《笑傲江湖》……这些作品是如何诞生的?“利用AI技术,将大师们的高清画作‘投喂’给绘画大模型,不断训练,便可以模拟出相应风格的艺术作品。”孙峰峰介绍,使用绘画大模型,用户进行简单操作,便可一键生成数字山水画名家笔下的山河湖海。
“模型的训练是整个项目的前期核心准备工作,直接关系到后续模型能否顺利且有效地被使用。”孙峰峰说,比如想让AI绘出中国传统山水画,首先得让其理解作品的精髓,理解的前提是将大模型“喂饱”,“我们需要找到某位画家足够数量的画作,大约30幅,这样能提升训练的精确度,确保最终生成的画作风格尽可能贴近这位画家。”
就这么简单?也不然。“AI作画的主要困难是数据集,由于同一位画家在不同的时期风格也不同,画家作品的平均数量因绘画类型和创作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缺乏丰富和高质量的数据集会限制机器学习算法的学习能力。”孙峰峰表示。
据悉,这款由南京投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南京大学美育工程建设团队联合完成的“气韵再生”AI绘画模型已经成功训练出100多位古今中外艺术大家的“AI化身”。
引导学生向美而行,用AI训练心仪艺术家“定制”作品
电子屏中,梵高静坐在画架前热情接待每一名游客,游客面向摄像头稍等片刻,梵高“绘制”的后印象风格画像便诞生了。这几日,细心的游客发现,在玄武湖、中山陵、夫子庙等景区,多了一处别具一格的“写真馆”,应用的是基于“气韵再生”AI绘画模型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拍照机产品。不仅可以应用于文旅场景,该AI绘画大模型还可以发挥“美育”作用。
在南京大学人工智能美育创新场景训练营,来自不同院系专业的学生在专业教师和人工智能工程师的指导下,深度解析和挖掘中国山水美学、江南文化的内涵,通过训练AI模型,在数字屏幕上再现沈周、黄公望、仇英等中国传统山水画大师的笔触、线条、结构。
“没想到艺术还可以这样学,每次修改参数、等待出图的过程最令人期待。尽管有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每一次反思复盘,也在引领大家进一步思考AI对于中国古典绘画究竟意味着什么。”南大安邦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付同学通过探索和尝试,真切体悟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特点。
“AI美育训练营是南京大学美育通识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在这场训练营中,学生将获得两方面能力的提升:一是习得向AI高效、精准提问的能力。我们知道,AI时代,‘提问的能力’比‘回答的能力’更重要。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先期获得艺术理论、艺术史、美学理论等相关知识,这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二是学习使用人工智能的能力,包括文生文、文生图、图生图等。同学们通过和人工智能的交流,最终训练出自己心仪的‘AI艺术家’,然后再驱动这些艺术家创作同学们自己‘定制’的艺术作品。在用AI‘创作美’的过程中,他们收获了对艺术与审美的深层领悟以及艺术实践能力。”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祁林认为,AI技术将全面刷新大学美育的教学格局和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