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履职尽责这一年丨探索AI时代材料“发展密码”

发布时间:2025-02-21 08:12:08

原标题:履职尽责这一年丨探索AI时代材料“发展密码”

□本报记者 李昊

2月19日,驻豫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视察途中,夜已深,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志伟的房间内灯光依旧明亮。春节假期后,DeepSeek引发的AI热潮让这位全国人大代表、新材料企业“掌门人”既兴奋又感到紧迫。

“时不我待啊!眼下,随着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智算需求持续攀升,如何解决AI领域算力资源供应紧张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相关新材料行业也应该趁此良机加速发展。”李志伟说。位于安阳林州的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低介电玻璃纤维是突破5G和AI算力瓶颈的关键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AI服务器、高频高速通信基站等领域,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走进公司的生产车间,细若蛛丝的电子纱、薄如蝉翼的电子布,一道道工序让记者眼前一亮,仿佛能触摸到AI时代的脉搏。“国产大模型的崛起,为整条产业链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成长空间,而我们,以材料上的突破,为AI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李志伟告诉记者。

过去3年,李志伟带领技术团队持续深耕电子玻纤产业,重点攻关以新一代超低损耗低介电材料为主的国家战略性前沿技术。今年年初,两条低介电纱生产线相继投产,使公司成为国内首家研制成功5G用低介电电子玻纤及制品的企业,实现了相关产品的稳定量产和国产替代。

面对未来的发展,李志伟有着深入的思考。“今年参会,我准备提交的建议依旧与AI和新材料息息相关。”站在即将投产的第三条低介电纱生产线前,李志伟目光灼灼。

他提出建议:呼吁国家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高端电子材料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基础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端电子材料产业集群;加强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高层次、高素质技术人才,加快推进国家集成电路用电子材料产业发展。

“AI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支撑。”李志伟说,公司将持续发挥科研优势,按照国家电子材料发展战略和行业应用需求,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材料生产服务商,为国家AI算力基础设施的自主化与全球化布局、国内AI产业的跨越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记者手记

在AI产业崛起的过程中,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采访李志伟代表,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发展机遇的敏锐洞察力、对投入研发的坚定执行力。视察途中,他时刻不忘观摩学习,这种将发展观念融入企业呼吸、产业脉动的状态,恰是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创新的生动注脚。

当问到为何执着于科研时,他指着红旗渠畔的雕塑说:“这是发展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当年十万名百姓能劈开太行山,今天有万千名科研人涓滴成流,一定能在新材料、AI领域再造新奇迹。”

责任编辑: 小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