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秦皇岛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队两年服务近万居民

发布时间:2025-02-21 09:12:01

原标题:秦皇岛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队两年服务近万居民

秦皇岛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队两年服务近万居民

“小浪花”如何汇入大海

日前,“小浪花”健身健康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队在秦皇岛海港区吉星里社区开展“运动暖冬,青春健行”趣味运动会。段程瑞摄

投壶、“一圈到底”、猜灯谜……日前,在秦皇岛山海关区海逸社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区运动会。

运动会上,一群年轻的“蓝马甲”分外引人注目,他们不停地忙碌着,有时是服务人员,有时是裁判员。原来,他们是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小浪花”健身健康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队。不久前,“小浪花”开展的“百个支部进社区 青春志愿健身行”健身健康结对志愿服务,入选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组织开展的全国2024年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案例。

一群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扎根社区一线进行体育健康志愿服务?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团委教师、“小浪花”健身健康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队队长周林岳介绍,这是该校一个延续了多年的传统。“2017年5月,我们就成立了‘李庆玉志愿服务先锋队’体育志愿服务分队,为各类体育赛事活动服务,并推广冰雪运动等各类体育健身运动技能和知识。”周林岳说,从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到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秦皇岛马拉松赛,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学生已经服务过各类大型体育赛事活动30余次。2023年,他们响应河北省体育局号召申报为河北省“小蓝帽”志愿服务队秦皇岛分队,同年又在此基础上,与秦皇岛市体育局联合组建了“小浪花”健身健康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队。

2023年秦皇岛举办社区运动会以来,“小浪花”113个志愿服务小队与秦皇岛市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13个社区结对,7000余名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体育志愿服务工作,服务了近万名社区居民。

配合社区举办社区运动会,听起来轻松简单,做起来却困难重重:有的社区老人多,有的社区小朋友多,有的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缺乏,有的社区居民工作忙腾不出时间……如何激发社区办赛的积极性,“小浪花”们可是动了不少脑筋。

曹轶翔是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2023年学院协办社区运动会,作为学院团委书记的他组织学院的“小浪花”们对接24个社区开展社区运动会。“万事开头难。同学们刚开始联系社区,也遇到了社区积极性不高、缺乏设施条件等困难。”曹轶翔说,为了尽快打开局面,他和同学们选择从易到难,逐个打通。

“我们对社区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统计,选择体育设施条件好、体育活动开展多、有强烈意愿的社区,把社区运动会先开展起来。”曹轶翔说,随后他们又通过电话沟通、现场走访,对一些有疑虑的社区进行定期回访,针对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慢慢地,其他社区举办运动会的热情也高涨了起来。

取得信任是第一步,怎么解决各个社区在举办运动会时面临的实际困难才是难点。曹轶翔介绍,“小浪花”主动转换思路,从配合社区的被动服务者,变身为社区解决困难的帮手。“缺裁判,我们当裁判;缺活动礼品,我们发挥特长,写春联、做风筝代替;活动场地不足的,我们就设计一些适合小场地的体育项目……”曹轶翔说,比如2024年1月份在盛秦福地社区举办的运动会,考虑到居民年龄较大,他们精心设计了比赛项目,涵盖热身操、羽毛球接力赛、真人跳棋、象棋等多项趣味活动,兼顾强身健体与休闲益智。

“为了让项目更有特色,我们还对很多比赛进行了‘加工’。比如真人跳棋比赛是同学们收集了空矿泉水瓶,清洗干净后当棋子使用,居民们觉得好玩又有教育意义。”曹轶翔说,“小浪花”还会在节假日做一些主题活动,比如清明节带着孩子们体验放风筝,利用双休日家长的空闲时间策划亲子运动会等,有的社区为此还专门写了感谢信。

协助社区打造全民健身队伍,帮助社区形成更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开展不同形式的运动会,打造社区运动积分榜……“小浪花”的出现为秦皇岛基层体育事业注入了活力,把朝气和热情带给更多人。(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

责任编辑: 小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