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烟火气”里聚“人气” “经济第一大省”如何用财力激发活力?

发布时间:2025-02-22 19:12:21

原标题:“烟火气”里聚“人气” “经济第一大省”如何用财力激发活力?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多年居全国第一,同时广东也是全国第一大人口大省。当“人气”遇上“烟火气”,从财政的角度,如何推动广东实现既“旺丁又旺财”?

《“新”里有数》专访了广东省财政厅厅长陈国煌,解读今年财政资金的部署,看“经济第一大省”在哪些方向发力,激发市场活力?

广东省财政厅厅长 陈国煌:去年,国家通过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当时中央对广东的资金政策是:中央支持85%的资金,另外15%的资金由地方负担。为了推动这一政策尽快落地见效,我们第一时间明确地方负担的15%部分全部由省财政负担。在这一政策推动下,广东各地市、县区很快就推动实施起来。据统计,去年中央下达广东的补贴资金,我们核销的进度全国第一。

此外,在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中,广东省在听取来自老百姓的意见后,出台政策把当时没有列入全国消费补贴范围内的包括手机、智能手表等这类“3C产品”列入广东的补贴范围,先行先试探索,自掏腰包推出了广东省“3C产品”补贴目录。

国家也留意到了广东在这方面做出的探索,我们很高兴看到,今年全国的消费补贴范围也扩大到了“3C产品”。今年广东在消费品方面,应该能发挥出更大的规模效益。

记者:对于推动消费,今年广东财政领域会针对性地开展哪些工作部署?

广东省财政厅厅长 陈国煌:去年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过程中,也碰到核销进度在部分情况下会慢的问题。比如商品已经销售出去,平台也已经补贴出去,但可能还有退货之类的特殊情况,导致核销的手续会慢一些。

今年,我们和商务部门也提出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之下,可以采取预拨资金给商家的措施。一方面,减轻商家资金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让消费、销售的规模可以继续扩大。在今年的工作实施过程之中,财政部门仍会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创新,但总的目标就是提振消费,也惠及老百姓。

记者:作为财政厅厅长,每年对于广东各市县、区域的财政资金分配上,会不会有压力?

广东省财政厅厅长 陈国煌:财政工作,尤其是对广东而言,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因此,作为财政厅厅长来说,最大的一个压力就是如何通过财政的科学管理,通过财政体制机制的分配,一方面让欠发达地区也能够通过内生的发展,在财源建设上取得成效,迎头赶上;另外一个方面,让珠三角地区也能够得到激励,进一步加快发展,把广东的经济总量、财政总量进一步做大。

今天,我们就站在广湛高铁的建设现场,建成之后,高铁就从广州奔向湛江。粤东、西、北的发展也要进入动车、高铁的时代。如果把粤东、西、北比喻为是三个动车组的话,我们也希望欠发达的地方通过财政的分配、财政的激励,以及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形成共同奔跑的一个动车组。这个需要过程,但是我们充满信心。

记者:很多人都会觉得说,未来产业会是下一步竞争的一个重要的赛道。那您觉得广东如何通过财政来支持这些未来产业的发展?

广东省财政厅厅长 陈国煌:这一次春晚上人型机器人这一块,让大家对未来的产业有了更直观的一种感受。

这几天我们密集的开展调研,调研机器人、生物制造、医药等,通过调研抓紧谋划在财政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税收等方面,怎么去支撑未来现代化产业。我觉得这个产业的态势会发展得越来越迅猛,不是一瞬间的事情,它可能带来的是更长远的发展。

其实在广东的产业建设上,我们一直推两个集群,一个是战略性产业集群,第二个是支柱性产业集群,今年的高质量发展大会也讲到,传统优势产业要巩固、提升,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培育和壮大,也就是现在挑大梁的产业,跟未来要挑大梁的产业都在统筹考虑。

记者:关于广东的产业发展,我也留意到,广东已经连续10年通过专项资金,来支持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咱们这一块,目前的工作推进得怎么样?

广东省财政厅厅长 陈国煌:从2015年到2025年,省级财政每年都安排了技术改造资金,我们十年下来也安排了有300多亿,这也是我们广东制造业保持生命力旺盛的一个密码。

今年的工作,我们在考虑,中央的超长期国债对设备更新这一块的资金,我们要通过好的项目去争取,给我们更大的支持。我们要激活市县,尤其是一些制造业大市,省资金先动,把中央的资金争取进来,这个规模会更大。

在资金投向上,我们除了对传统优势产业要继续支持以外,也要更多支持未来、新兴(产业)。在资金配比上,财政也不能单打独斗,我们要跟金融联动起来,一些企业在设备更新的贷款方面如果出现了损失,那我们设一个风险补偿资金池,让金融机构能够放心地去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贷款。

广东有产业的基础,也有创业发展的环境氛围,政府各方面的支持政策配套上去,我觉得广东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方面会大有作为。

总台记者 郭翔宇 林丽丽 刘帆 林铭浩 邓裕达

责任编辑: 小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