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开学季临近,不少家庭的氛围悄然发生变化,从假期里的母慈子孝逐渐变得紧张起来,孩子疯狂补作业、抗拒上学等问题接踵而至,让家长们头疼不已。
为此,中国吉林网专访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理卫生科主任田润辉,为家长和孩子们排忧解难。
在开学前,孩子作业未完成、家长急躁催促,这种场景在许多家庭中频频上演。对此,田润辉主任给出建议:“到这个时间节点了,如果孩子的作业还没有完成,我建议家长还是不要太往前催促了。未来促进孩子在时间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方面有所提高,其实这才是最大的收获,而不是一味地去补作业。”
田润辉主任认为,此时不应只聚焦于完成作业本身,而是要抓住机会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更有益处。
不少学生在开学前会出现惧怕或不想上学的心理。田润辉主任解释,低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和分离焦虑有关。“家长过分的关注,会让孩子觉得去学校就离开了家人,没人像家里人一样照顾自己了。”而高龄孩子,尤其是初高中阶段,学业和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更为突出。学习难度增大,他们不仅要面对如何高质量完成学业的挑战,还要思考如何融入集体、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问题让他们对开学产生了抵触情绪。
想要让孩子在开学前调整好心理状态,积极迎接新学期,搭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田润辉主任强调:“在假期时,不能只让孩子和家人待在一起,还要鼓励他们和同学、老师多接触,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孩子缓解开学的焦虑,让他们对学校生活充满期待。
当孩子抗拒上学时,家长该如何科学应对呢?
田润辉主任给出了几个实用的方法:“首先,家长要学会让孩子跟未来对话;其次,可以引导孩子运用成功想象法;另外,对于有恐惧心理的孩子,不妨让他们拿一张纸,画成小分割点,把问题一个一个拆分,这样完成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了。”通过这些方法,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勇敢面对上学这件事。
有些孩子在开学后仍然无法适应学校生活,这让家长们十分担忧。田润辉主任表示:“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看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如果是生活节律紊乱,那就需要进行生理调节;要是孩子对学业过度紧张,甚至产生严重的情绪反应,那就应该尽早去看医生。”家长们需要细心观察孩子的状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在开学这个特殊时期,家长和孩子都面临着挑战,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够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让家庭重新回到和谐的氛围中。
希望在田润辉主任的建议下,家长和孩子们都能在新学期“轻装上阵”,告别“鸡飞狗跳”,拥抱“母慈子孝”。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越明
摄像 马瑞
制图 赵一妍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