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东湖评论:以“精准招商”引“源头活水”

发布时间:2025-02-23 13:09:58

战鼓催春马蹄疾。2025年伊始,咸宁市以“新春第一签”实现开门红,140个亿元以上项目集中落地,协议投资额突破1727.9亿元,签约项目个数和协议金额均创历史新高。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咸宁招商引资的强劲势头,更是精准招商战略系统性突破的生动实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项目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招商引资则是引水入渠的关键所在。精准招商,作为契合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策略,以科学规划、系统分析和目标导向为核心,通过深度剖析区域产业基础、优势资源、发展战略以及市场需求,明确招商方向与目标,进而实现招商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产业发展的精准对接。

精准招商,贵在“精”。咸宁市紧扣“5 4”现代化产业体系,精心绘制产业链全景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和招商路径图,构建起一套从产业定位到项目落地的全周期导航体系。这种“按图索骥”的招商模式,避免了传统招商的盲目性,确保了项目的高质量和高契合度。例如,咸宁高新区引入的德国精酿啤酒智能酿造中心项目,依据食品饮料产业链图谱精准定位,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迈进。

精准招商,贵在“准”。咸宁一面拓宽视野面向全球招商,一面提高准度,根据实际需要开展产业集群招商、产业链条招商和产业生态招商,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区域集聚。通过深入分析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空白点,明确招商方向,确保引进的项目能够补链、强链、延链。例如,咸宁市在食品饮料产业的招商中,不仅关注产业链的完整性,还注重项目的创新性和附加值,成功引入中部饮料创新孵化基地等项目,这种精准对接不仅提升了招商效率,更优化了区域产业生态。

精准招商,贵在“新”。面对传统招商模式的困境,咸宁市积极探索创新,开创“资本 产业”双向赋能的新模式。咸安区设立长江新能源智造基金,运用“领投 跟投”的资本运作方式,成功引入智能充电桩研发中心、新能源电池材料基地等7个战略性项目,构建起从研发到制造的新能源产业闭环。这种“以资本选项目、以基金引产业”的招商策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重塑区域产业生态。同时,咸宁市开展“乡情招商”,充分利用乡情纽带,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串”的链式反应,拓展了招商引资“朋友圈”,提升区域凝聚力和影响力。

精准招商,贵在“实”。咸宁市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与精准招商“两手并重”,实现“筑巢”与“引凤”的良性循环。通过构建“专业园区 产业研究院 创新中心”的载体矩阵,打造吸引高端要素的强大磁场。华中(咸宁)食品创新研究院已吸引12家食品企业设立区域性研发中心;智能机电产业园的标准化厂房,实现企业“拎包入住”的轻资产运营模式。这些创新举措优化了区域营商环境,使良好的产业生态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招商名片。通过完善服务、优化配套,咸宁市为项目落地和企业成长提供坚实保障,确保招商成果能够切实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

从“地毯式招商”转向“导航式选商”,从依赖“政策优惠”转向注重“生态赋能”,咸宁市的招商变革,是新时代招商引资发展趋势的生动体现。精准招商不仅是科学的方法论,更是推动发展的价值观。咸宁以产业链思维重塑招商逻辑,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邓昌炉(湖北咸宁)

责编:丁玥【责任编辑:伍佳佳】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