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乡村奏响惠民曲 幸福生活踏歌来
大泉村村民在宣讲会现场查看资料。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乡亲们注意了!为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鼓励大家种好地,我们村的村民和家庭农场搞生产的,只要符合条件都能申请农机补贴!”2月21日,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北山乡大泉村,以“两讲四促两整治”为主题的宣讲现场,县农牧水利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维胜,边把门源县年农机购置补贴材料发到村民手中,边向村民详细介绍。
听到有补贴,现场瞬间热闹起来,村民纷纷围拢过来。村里的种植大户刘武拉着李维胜的胳膊询问:“小李,你快给我们详细说说,我今年打算种上千亩的地,到时候可能还得购置几台机械,这补贴比例是多少?申请流程麻不麻烦?”
刘武话音刚落,周围便响起一片附和声,大家都迫切想知道补贴申请的具体步骤。李维胜提高音量说:“符合条件很简单,只要购置的农机具在咱们补贴目录里就行。申请流程所需的材料,都在上面给大家列好了,有看不懂的上面有电话可以直接电话咨询……”
宣讲现场,工作人员向群众介绍新型肥料和农药。
全省万名干部下乡开展“一宣三促”活动启动后,门源县结合县域实际创新开展“两讲四促两整治”,即讲政策、讲故事,促产业、促就业、促振兴、促和谐,整治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为主题的干部下乡活动。
在大泉村宣讲现场,趁着村民对农机补贴兴致正高,门源县供销合作社业务员李宪斌拿起早已摆放好的农药和肥料介绍:“乡亲们,科学的种植技术是种好田的关键!就拿种子包衣技术来说,一亩地只要1.5公斤种子,比以前节省了近2公斤种子用量,包衣后亩产增收50多公斤。”
听闻新技术有望大幅提高农作物产量,村民急忙上前将李宪斌团团围住,你一言我一语问了起来。“听说有种马铃薯的包衣技术?”村民李万梅上前询问。
“马铃薯包衣操作也比较简单,将农药包衣剂和草木灰或者炕灰拌一起就行。”李宪斌一边说,一边拿起包衣剂演示起来,村民也不时抛出新问题,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村里70岁的种地老把式李财栋,掏出手机将摆在现场的新型复合肥和农药拍了下来。“今儿的宣讲会来对了!”李财栋满意地收起手机,笑盈盈地说:“新型复合肥就是好,不用像以前一样一亩地二胺多少、尿素多少算来算去了,今年春耕就用这一种!”
就在李财栋忙着将照片发给他儿子时,人群中又有干部开始宣讲惠民政策。
“大家抓好春耕的同时,还有一件‘大事’得跟大家说一说,那就是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门源县残联干事白玉存向村民介绍,大泉村虽说整体发展向好,但仍有一些家庭因为突发疾病等面临生活困难的风险。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只要大家有困难,及时向村里反映,村里一旦监测到相关情况,就会立即启动帮扶程序。
听了白玉存的话,村里的脱贫户李宝顺止不住地点头,他家就是靠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才脱了贫。以前他患有糖尿病,没法外出打工,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家里的日子过得艰难,村里及时将他家评为贫困户后纳入低保救助范围。
“2016年我被聘为护林员,两个孩子初中毕业后,在县就业局的培训下,拿到挖掘机驾驶证,这两年外出帮人开挖掘机,去年我们一家四口人均收入超过了2万元!”李宝顺脱贫后,2019年主动申请退出低保户的评定,他说:“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帮了我,如今靠着好政策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低保应该给更需要它的人。”
宣讲结束前,村妇联主任王世英宣布一个新消息:“村民通过参加村里的活动、‘清洁家庭’评选等获得的积分,现在可以去县供销超市兑换了。”当大家听说米面油、蔬菜瓜果都能兑换时纷纷叫好,现场气氛变得更加火热。
“从这个月底开始,每月进行一次家庭卫生评比活动,清洁家庭和最清洁家庭,都能获得几十分的积分奖励。”王世英说这也是为了借这个活动,大力宣传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
宣讲会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村民紧紧攥着各类宣传资料,拿着李维胜和白玉存准备的抽纸和围裙,心满意足地离开。走在路上,村民有的盘算着购置新农机,有的计划着踊跃参与村里的活动攒积分,有的开车去种子站购买种子……
记者手记:春风吹拂 政策暖心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政策的春风能否真正吹进百姓的心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往往取决于传播与接受的过程。
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北山乡大泉村这场以“两讲四促两整治”为主题的宣讲会,精准聚焦群众关注的核心问题,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政策的内涵与温度“种”到每一位村民心中。
在前往大泉村之前,作为大泉村联点帮扶工作人员的李维胜和白玉存告诉记者,他们想过要传达好“一号文件”精神,肯定不能照本宣科,当“复读机”一段一段念给群众听。
“拿出咱们联点帮扶单位的优势,结合文件精神讲!”最终两人商定宣讲方法,回到各自单位,从一项项惠民政策中,挑选出当前群众最迫切想了解的内容整理成册。
“春耕快开始了,群众最关心的肯定是春耕相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这方面着手。”看着李维胜和白玉存忙着整理各类资料,大泉村党支部书记关世杰如此提议。有了思路后,几人又联系门源县供销社,联合起来宣讲“两讲四促两整治”。
李维胜运用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向村民讲:农机补贴政策绝非一纸空文,而是国家惠农政策的生动实践,为农户减轻购置生产工具的经济负担。充满科技含量的种植技术和新型肥料、农药的普及,让群众感慨:“这趟宣讲会没白来!”而白玉存立足于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将该机制的重要性与运行逻辑娓娓道来,更加坚定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泉村的这场宣讲会没有华丽的舞台,但沾着泥土的宣传单、村民手机里的照片、脱贫户发自内心的感谢,都在诉说着一个事实:政策温度,永远在于让每一个普通人看见改变生活的可能。或许,这就是“一号文件”春风吹拂万家的真正含义——它不仅写在纸上,更种进了百姓心里。
(丁玉梅)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