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韶山灌区南干渠有了“电子身份证” 巡渠不再“盲人摸象”

发布时间:2025-02-24 10:11:36

原标题:韶山灌区南干渠有了“电子身份证” 巡渠不再“盲人摸象”

华声在线2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婷 通讯员 刘静远王希台)面对高达68%土质渠堤路面的防汛盲区,以及54座排架桥淤堵风险,韶山灌区南干渠通过构建数字化地图,将传统人工巡渠“盲人摸象”转化为精准防控的“数字推演”。记者今天从湖南省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获悉,韶山灌区南干渠基本完成数字测绘,其他干渠正在紧密跟进,标志着韶山灌区管理从“被动抢险”迈入“主动防控”阶段。

韶山灌区南干渠灌溉25万亩农田,是韶山灌区5条干渠中最长的干渠。南干渠工程基础相对薄弱,不少渠段为土路,大部分渠段位于偏僻乡村,在极端天气下,快速掌握渠道情况比较困难。一旦遇暴雨,南干渠68%的土质渠堤路面将被冲刷得泥泞不堪;54座排架桥拦截漂木、水草等漂浮物,容易堵塞成为隐患。传统人工巡渠如同“盲人摸象”,汛期应急响应常被动陷入“事后补救”。

去年冬季,韶山灌区南干渠管理处组建测绘小组,实地开展数字测绘。在1比20精度的地图上,测绘人员历时2个多月踏勘,将7座渡槽、8处节制闸、11处泄洪闸等1000余组水文数据,逐一上传云端,为渠道赋予“数字身份证”。

有了这张“身份证”,韶山灌区管理人员能实时洞悉渠道工程设施分布情况和运行状况。防汛抗旱时期,管理人员可根据渠道承载能力、水流情况等,在洪涝来临前做好泄洪规划,在干旱时期科学调配水资源,让防汛预案从“经验推测”升级为“数字推演”。

一审:欧小雷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责任编辑: 小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