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治理导游强制游客购物,首先要拆掉“低价游”温床

发布时间:2025-02-24 18:07:27

2月23日,针对网传“张家界导游被指埋怨游客不消费”的相关视频,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文化旅游和商务局通报,导游陈某因游客购物少在车上发表不当言论的情况属实,拟对涉事旅行社和涉事导游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坚决惩治“虚假宣传”“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

近年来,几乎年年都有类似事件曝光,官方都会表态严惩,但用不了多久,类似的“戏码”又会上演。强制游客购物成了影响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沉疴,为何屡禁不止?又该如何根治?

强制游客购物的现象大多发生于低价团。近年来,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旅行社用低价吸引游客本无可厚非。但一些旅行社玩起了“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伎俩:看似“零团费”“负团费”,实则是用购物来弥补。渐渐地,“低价”成了负面标签,多数“低价游”不是让游客真正享受旅途,而是让游客在旅行过程中不断花钱购物。

治理强制游客购物,首先要从不合理的低价游入手。相关部门要引导旅行社不打无序的价格战,不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招揽顾客;要细化“不合理的低价”的认定标准和处罚细则,为治理工作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法律依据;各地也可主动公布旅游线路产品诚信指导价,让游客知道什么是物美价廉的线路,什么是揽客的噱头。

其次,强制游客消费的锅不能总让导游一人来背。有些导游也很无奈,收入全靠购物的提成,在旅行社的“逼迫”下,不带游客去购物,可能就会白干。相关部门要引导旅行社着眼长远,将导游的薪酬与服务质量挂钩。此外,从过往案例来看,购物店、旅行社之间有灰色交易。相关部门要联动起来,加强旅游消费的各环节、全链条监管,重点严查购物店给旅行社“返佣”。

治理强制游客购物,还需提高违法成本。目前国内旅行社的质量保证金是20万元,即便因违规冻结,也不会伤筋动骨。一些实控人注册多个旅行社,一个旅行社被处罚或贴上负面标签,就换个“马甲”再来。因此,必须提高旅行社的违法成本,只有犯错成本足够高,才能起到震慑作用。

游客也应改变单纯的比价理念,不能一味地追求低价,更应关心服务质量,出行前仔细了解行程安排,不对离谱的“低价团”抱有侥幸心理。

强制游客购物,不仅损害游客利益,还抹黑了旅游目的地的城市形象,根治它迫在眉睫。

上游新闻 牛泰

编辑:龙春晖责编:李洋,郎清湘 审核:陈旭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