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激活农村发展“一池春水”
初春时节,记者来到新余市渝水区珠珊镇洲下村,一片片农田在春雨的浸润下,泥土松软如膏,静静等待春耕。“我们村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将350亩农田流转给峡江县一名种粮大户,实现承包户机械化耕种、规模化经营,降低了田间管理成本,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实现了农业生产效益与农民收益最大化。”洲下村党支部书记胡宁高兴地说,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线后,村集体先后将农田、山地、闲置房屋挂牌交易,在网上公开竞价,极大盘活了村集体资产。
近年来,新余市以入选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为契机,聚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探索健全交易体系、完善交易规则、加强风险防控、强化监督管理的有效路径,采取“政府搭台 市场唱戏”的方式,建成由市到村垂直联网、覆盖全面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和服务平台,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化、透明化和公平化,蹚出一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新路子,实现经济效益、产业效益、社会效益多方共赢。
“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可以扩大农村产权流转信息覆盖面,吸引更多客商流转交易,助推农村集体资产的盘活利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新余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翔介绍,2021年,该市以渝水区为改革试点,采取“专业机构 政府授权 公司运作 乡村参与”的模式,按照“市级统筹、县区运营、乡镇审核、村级采集”联动机制,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县区全覆盖,“数字农交激发农村新活力”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和江西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
在分宜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电子大屏实时更新预挂牌项目、竞拍项目、成交金额等信息。“我们前期收集村集体资源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等租让信息,进行挂牌公示,网上竞拍。”该中心负责人李平介绍,依托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农村产权交易从线下搬到线上,彻底解决了以前农村产权交易信息闭塞的问题,实现资产资源公开挂网、云端竞价,且交易过程公平公正公开,避免了交易风险,减少了矛盾纠纷。
新余市突出数字赋能,激活农村“沉睡”资源。针对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不清晰以及发包合同不规范、租金过低、拖欠承包款等问题,新余市全面开展清理,建立电子档案,明确每宗集体资产的“身份”。同时,充分利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整合大数据的优势,对农村集体资产交易信息进行线上集中展示,吸引各地客商前来竞拍;推行大数据全覆盖,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高农村集体资产交易效率,产权交易签约时间由1个月缩短为1周。截至2024年底,新余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累计挂牌2646笔,成交1831笔,成交金额达2.396亿元。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宇波(邹宇波)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