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万年唱响稻作文化品牌

发布时间:2025-02-25 13:11:22

原标题:万年唱响稻作文化品牌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弛、余燕 通讯员刘存文)自1月20日起,位于万年县科技文化中心的稻作文化馆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作为该县科技文化中心“四馆合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稻作文化馆集人文传承、城市规划和参观旅游等综合性智能展览功能于一体,设有走进万年、稻作文化、历史文化、产城融合、乡村振兴和旅游规划等多个展区,还特设了AI智能等体验展区增强互动性,吸引众多市民参观打卡。

近年来,万年县致力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稻作文化,不断拓展稻作文化内涵和外延,积极释放鲜活的文化创造力、凝聚力和推动力,跑出打造“文化名县”加速度。

坚持保护优先,系统挖掘、多维呈现稻作文化的价值和魅力。万年县素有“中国贡米之乡”美誉,是世界稻作起源地之一。近年来,该县积极对稻作文化、陶文化进行系统发掘和权威认证,先后制定《加强仙人洞遗址生态保护的规划》等文件,建设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陈列馆,安排专项资金500余万元对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进行修缮和保护。编撰《黎明的曙光——世界级考古洞穴与吊桶环》等阐释著作;万年仙人洞水稻起源、仙人洞出土陶罐被编入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教科书,万年稻作习俗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强化活态传承,让稻作文化融入城乡发展血脉。万年县着力在活化农业文化遗产、推动跨界融合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构建稻作文化城市地标,已建成稻作口袋公园、世界稻作文化主题公园、“天下第一陶”博物馆、神农湖景区农耕文化创意园等一批城市文化项目,现代城建底蕴中的稻作文化元素日益深厚。如今,在该县“天下第一陶”博物馆,游客不仅可以通过丰富馆藏了解万年稻作文化的发展历程,还可以通过VR技术亲身体验制陶过程;在世界稻作文化主题公园和珠溪国家湿地公园,借助图画、雕塑等多种形式,稻作文化的悠久历史、深刻内涵生动展现;遍布城区的特色街区、公共景观,处处彰显稻作文化元素。该县还把稻作文化元素融入秀美乡村建设,将村庄的祠堂、戏台活化为弘扬稻作文化和乡村治理的展示及推动平台,加快推动资源活态利用。

加快转化利用,变文化资源优势为发展胜势。近年来,万年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评审认定;国米文化生态产业园以文化旅游产品提升农业内涵,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依托山东鲁花、万年贡集团等企业,该县着力打造区域性稻米加工贸易集散中心,山东鲁花(万年)米业有限公司实现年加工“福花万年贡”水稻20万吨,“万年贡”品牌评估价值超70亿元,“北五常、南万年”品牌进一步唱响。该县还出台《关于发展万年贡米产业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广“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特色水稻品种订单式种植运作模式,对优质万年贡米种植基地、品种培育、产品认证和龙头企业进行奖补,推动龙头企业、粮食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生产订单,带动种植面积40万亩,促进近1.68万名农民就地就业,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稻作产业效能持续提升。(张弛、余燕)

责任编辑: 小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