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白褂,承载着生命的重量;一颗仁心,守护着健康的希望。在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陈东以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成为患者心中的希望之光。从医十年,他在神经外科领域不断探索,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着医者的担当。
“医”路求学破茧成蝶
2015年,怀揣着对医学事业的无限热忱,陈东从莆田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通过人才引进踏入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大门,一头扎进神经外科的世界。
刚到岗位时,他就像一块海绵,拼命吸收着临床知识。为了让自己的医术更上一层楼,2019年,他毅然前往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进修。进修期间,他每天早早来到医院,不放过任何一场复杂手术的观摩机会,眼睛紧紧盯着手术台上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手中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了关键要点。休息时间,他也不闲着,主动找专家请教问题,与同行们热烈讨论。
进修结束回到医院,他带回的不仅是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术,更是对提升本地医疗水平的坚定决心。如今,他对神经外科常见、多发病的诊疗规范信手拈来,面对各类神经重症相关仪器,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各种神经外科手术,他都能熟练且自信地独立开展,那些经他手的超微创手术,更是为无数患者驱散了病痛的阴霾。
以爱为灯点亮生命曙光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是陈东始终坚守的行医准则。在日常工作里,每一位患者对他来说都如同自己的亲人。他总是满脸微笑,耐心地听患者倾诉,用温柔的话语一点点驱散患者心中的恐惧与焦虑。而当面对急危重症患者时,他又瞬间化身无畏的战士,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面。
还记得2023年5月的那个夜晚,5岁的患儿吴某因坠落伤被紧急送进医院。孩子颅内大量出血,情况万分危急,一侧瞳孔已经散大至边缘。那一刻,时间就是生命,陈东顾不上自己的疲惫,迅速与家属沟通,短短30分钟,就将患儿推进了手术室。
手术台上,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双手沉稳地操作着手术器械,清除血肿后脑压明显下降。可难题接踵而至,因术前瞳孔散大,还纳骨瓣风险较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但看着病床上小小的身躯,想到孩子未来的人生,陈东咬了咬牙,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未来!经仔细评估后决定立即回复骨瓣,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瞳孔逐渐恢复正常,意识逐渐恢复。在陈东及团队半个月无微不至的守护下,孩子恢复正常。当孩子出院时,家长紧紧握着陈东的手,泪流满面,千言万语都化作了无尽的感激。后陈东还多次回访患者,无任何后遗症。
携手共进传递医道薪火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陈东也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他深知,医学是一片广阔的海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于是,他利用一个个夜晚和周末的休息时间,沉浸在医学研究中,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反复分析自己的临床案例。终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了2篇论文,将自己的宝贵经验分享给更多同行。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业的专家们交流心得,汲取最新的医学知识。回到医院后,他又主动组织科室的学习活动,通过健康教育、病例讨论等形式,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同事,带领大家一起进步,共同提升科室的医疗水平。
未来,陈东将继续怀揣着对医学的热爱与敬畏,在神经外科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他将用自己的双手,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为医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的初心与使命,让那身白褂在岁月中闪耀出更加温暖而明亮的光芒。
一审:陈琴
二审:林秀姜
三审:文波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