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南国智库·观察丨DeepSeek热潮下,海南医疗领域如何可以更“AI”

发布时间:2025-02-28 23:12:00

南海网记者 王康景 实习生 石洪宇

近来,随着DeepSeek被广泛运用到各行业,人工智能(AI)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广、深。这其中,就包括医疗,有越来越多人尝试通过DeepSeek等人工智能应用来咨询健康问题,甚至输入病症情况、检查结果等信息寻找“药方”查治疗方法。此外,各地的一些医院也陆续引入DeepSeek等人工智能应用,实现本地化运用于临床、科研等。不过,湖南省医保局近日印发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严禁接收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引发关注和热议。

记者尝试使用DeepSeek开处方和诊断时得到的回应。

那么,海南医疗系统是否也在尝试使用DeepSeek等人工智能(AI)应用,究竟效果如何?是否可以相信AI系统开具的处方或者作出的诊断?AI在医疗领域的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可以如何发挥作用?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走访了海南多家医疗机构和教学、职能单位一探究竟。

海南已有多家医疗机构使用AI辅助医疗

2024年12月17日,患者何先生在家干活时不慎被树干砸伤,家人将他送至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何先生身上有多处骨折,尤其是腰2椎体爆裂性骨折,在强大的暴力之下,腰椎以一个中心开始呈粉碎性向四周迅速扩散爆裂,会给周围的血管以及神经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危害生命。

这类手术按照以往做法,需要凿开椎板,显露硬脊膜,才能观察并复位该骨块,但这样的做法不仅增加患者手术损伤的风险,也会影响手术的精准度以及患者恢复的时间。

“当时我们医院已经有了AI融合导航赋能下行腰2椎体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条件,使用骨科三维影像术中智能引导系统实时采集患者手术节段三维扫描的数据,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智能预设置钉进针点、通道方向及长度,并结合术前计划、术中实时的情况,最终确定置钉位置、方向及长度等,为手术医师提供更加精准的手术路径。”实施手术的该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陈焕雄介绍,他们在三维可视影像智能引导下,为何先生的脊柱“钉钉子”,使手术损伤更小。尽管何先生还伴有腿部的骨折,但术后2个月就已经可以比较自如地行走,康复很快。AI融合的智能术中导航技术的应用使得骨科手术更加安全和高效。

海医二附院实施AI融合导航赋能下行腰2椎体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该院还介绍,未来不久,还将引进人工智能机器人辅助开展脊椎外科手术,提升医疗服务水准和效率。

2024年3月底,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率先在全省使用超声AI系统,用于产前超声筛查的质控工作,大大提升了产前筛查的准确率和覆盖面。

此外,不久前博鳌超级医院在医疗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该院成功应用了全球首个智能化的人工耳蜗植入系统,并成功完成了数例SYNCHRONY 2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乐城先行区管理局方面介绍,此次人工智能机器植入系统在乐城的首次应用,得到了国内顶尖耳科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显然,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运用正在快速推进。

医疗教学机构将DeepSeek本地化融入科研、教学及管理等各场景

2月28日下午,记者在海南医科大学润深楼看到,该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教授黄斌文正在与同事一起探讨与研究将DeepSeek深入融入到学校的各场景应用。今年2月20日,该校已经使用DeepSeek大模型结合WPS、学校招生网等平台实现本地化使用,主要应用在日常管理、教学以及科研当中。

海南医科大学使用人工智能系统服务招生网。

“在管理上,我们把DeepSeek开源大模型结合了掌上海医、招生网以及办公软件来使用,通过这样的结合,我们的系统可以实现高效管理,比如学生管理,可以从院系、专业、班级等逐级查询详细信息,而想要报考海医大的考生通过招生网平台上的人工智能互动,实现即问即答,查询学校的招生计划、参考录取分数线等信息。”黄斌文说。

海南医科大学使用人工智能进行校务管理。

在教学上,该校使用DeepSeek开源大模型开发出人工智能版的教学互动平台,学生通过该平台可以享受到知识、问题、能力三大图谱的功能。以《临床医学导论》一课而言,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观看授课视频,而平台可以将视频转音频,音频转文字,生成讲稿,与此同时,平台自动将授课内容按照知识点进行引导,点击其中的文字知识点就可以跳跃到相应的教学视频片段。更有趣的是,平台还有24小时智能学伴,学生通过该学伴对话框,输入关键字可即问即答,内容更精准。

海南医科大学将DeepSeek融入掌上海医。

“我们这个人工智能教学平台还可以自动根据知识点出试卷,学生线上作答后就可以让系统自动评卷。”通过该系统授课的一位讲师介绍。

在科研上,黄斌文介绍,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字交互激励 脑电信号分析”和人工智能的轻度认知障碍筛查及诊断机制研究,原理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深度学习、参数拟合、推理等能力从海量的测试数据中找到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电信号特点,为实现轻度认知障碍大规模筛查和精准诊断提供一种普适性强、易操作且高效低成本的新型工具。

专家提醒:人工智能辅助医疗服务关键还在“人”

“人工智能大模型有很强的信息资源整合能力,但是这不意味着所有整合的资源都能够真正实现‘对症下药’,关键还在于人。”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陈焕雄表示,要辩证看待包括DeepSeek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

他提到,AI被广泛运用到医疗服务是大势所趋,且利好不少。比如,群众不舒服来医院检查治疗,有时候要做X光、CT等检查,检查的数据、图像可以被AI读取和分析,为医生提供一个初步的诊断;有的患者出院后需要开药,即开展经验性治疗,这对于年轻医生来说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比如有的患者存在骨质疏松,不确定是否要用骨质疏松的药,这时候可以将患者的检查数据等信息输入AI模型,帮助判断、寻找依据、推荐药品,为医生提供参考。

此外,有的患者需要手术,年轻医生不够熟悉,不好找到病灶,这时候AI技术也可以介入帮助提供技术支持,精确定位病灶,减少病人的伤害;同时,AI技术可以帮助记录整台手术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能够用来进行医学教学,帮助培养年轻医生。

陈焕雄表示,医生还可以借用AI技术帮忙分析患者术后的检查影像等,判断患者术后血栓的可能性,是否需要使用抗血栓的药物等等,AI技术还可以指导患者术后康复。

“不过,AI技术用于生成处方等,存在争议,因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尽管很强大,但是存在伤害患者权益的风险。”陈焕雄说,可以让AI帮助生成初步的处方,但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结合检查的情况来作出判断,合适的才能使用,不合适的就不用。过度依赖AI则可能存在误诊、误治的风险。

海南鼓励将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于健康医疗服务场景

2024年8月,海南省政府出台的《海南省数字健康体系与数字健康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全面建设数字健康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构建全国领先的数字健康创新高地。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使用人工智能辅助阅片、诊断、健康管理、数字疗法等技术服务,提升区域卫生健康服务效率和质量。鼓励互联网人工智能企业、医疗机构等将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于健康医疗服务场景。

针对目前比较火热的人工智能应用,尤其是比较具有争议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具处方的问题,海南省医疗保障局有关人员介绍,海南省医疗机构开出的处方,必须依托电子处方中心流转到双通道药店或门诊统筹药店,方能购药报销。

海南省的政策规定患者必须依托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出具的处方购药,医保统筹基金才给予报销,避免了管理漏洞以及导致医保基金流失。

该人员还表示,2022年发布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第二十一条已经叫停AI处方,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严格遵守《处方管理办法》等规定,加强药品管理。处方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处方药应当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严禁在处方开具前,向患者提供药品。严禁以商业目的进行统方。

他还强调,这不是禁止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做辅助参考,而是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方诗颖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