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银龄交安港丨为了家中老人出门不迷路 这两条安全小常识要记牢:被看见、能联系

发布时间:2025-03-02 01:07:52

每逢家中有老人要出门,子女肯定会千叮咛万嘱咐,但难免还是有意外发生,尤其是随着老年人视力退化、听力减弱、行动迟缓,在日常出行中面临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今年2月份以来,西安公安交警部门在执勤过程中就连续接到多起老人迷路事件,幸运的是,几位老人都被安全送到家,但一些注意事项还是要再强调一遍。

事件一:

2月2日(大年初五)凌晨1时许,西安公安交警经开大队渭北中队民警张丹虎、辅警方聪在辖区巡查时,发现一名老人独自前行且身体频繁摇晃,为避免出现意外,两人立即将老人扶上警车,并将其护送到安全区域。护送期间,两位民警曾向老人询问基本情况和出行目的地等信息,但无奈老人未能提供有效线索,于是二人先将老人带回队部安顿,并积极与110指挥中心联系,核实附近是否有符合体貌特征的失踪老人。

老人休息约半个小时后,精神状态稍稍好转,告知民警自己是从莲湖区出发的,其他一概不知。两位民警又再次通过110指挥中心与公安莲湖分局取得联系,经核实其与3天前走失老人的体貌特征极为吻合,至此两人悬着的心这才落地。一个小时左右,分局指派前来接人的车辆到达队部,办理交接手续过程中,分局的同事代表失踪人员家属对他们表示感谢,并对他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果断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点赞。

事件二:

2月19日18时,西安公安交警经开大队民警王磊、牛瑛在西安北站南广场执勤时,遇到一位迷路老人求助。当时老人情绪不稳,身上沾满泥土,称自己摔了一跤且记不清家庭住址。王磊立即安抚老人并检查其伤势,并对伤口进行了简单处理。由于老人无法提供家庭住址详细信息,王磊先将老人带至辖区派出所,协助派出所民警进一步核实身份。随后,老人由家属安全接回家中。

事件三:

2月21日下午4时,西安公安交警莲湖大队红庙坡中队民警在大兴西路与汉城北路执勤时,一位银发老人因找不到回家的路而向他求助。这位老人说不清具体家庭地址,只记得家住三民村,也没有家人的联系方式。执勤民警在了解到情况以后立即展开“寻家行动”,通过周边走访询问和信息比对核查,终于联系上老人家属。原来老人实际住在大兴西路某小区,因年事已高记忆模糊才导致迷路。民警一路将老人护送回家,家属连声道谢。

几次事件,都有惊无险,但也为老年人的日常出行和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敲响了警钟,如果家中有老人,在日常出行时一定帮忙做足准备。

西安公安交警部门整理了一些老年人日常出行安全小常识,用以提醒老年人和家属:

1、被看见,才能更安全:建议家人要为老人多准备颜色鲜艳的衣物、反光贴纸等物品,夜间外出时嘱咐其穿上反光面料或有反光条的服装,以便引起过往车辆驾驶人的注意降低出行风险。

2、能联系,才能更放心:建议家人要将写有姓名、住址、电话等基本信息的字条或标签、标牌等物品放在老人身上,方便老人在迷路或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取得联系。

3、多陪伴,才能更安心:老年人反应比较迟缓,出行时最好选择步行或者让子女接送,也可以乘坐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出行,尽量减少老人单独出行的几率。

4、守交规,才能安全行: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难以做到时时刻刻陪伴在老人身边,那么子女晚辈应多向老人传输正确的安全出行知识和文明出行理念,尤其是过马路走斑马线、禁止横穿马路,红灯停、绿灯行,禁止冲闯红灯,散步要在人行道,机动车道不能走,在通过路口前提醒老人应按照“左—右—左”的顺序观察,确认安全后再稳步匀速通过,并注意转弯车辆不要突然猛跑或中途折返,更不能随意横穿马路、翻越护栏。

西安公安交警部门提醒,老年人的安全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减少和杜绝涉老年人交通事故是全社会应尽的义务,让我们共同携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多一份耐心多一份体谅多一份帮扶,共同开创“守护银发 安全出行”的良好社会风尚。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小博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