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3月5日消息(记者 王康景)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指像是突然“卡壳”了,活动起来很不方便,还疼得厉害?如果有,那你可能是被“扳机指”盯上了。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一附院”)专家介绍,这是一种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手部疾病,可通过现代超声技术,像“透视眼”一样,帮医生“看清”并精准治疗它。
图为一女性患者的扳机指。海医一附院供图
一位43岁的女性患者右手第三指伸不直、用力伸直剧痛伴弹响1年,通过该院超声可视化治疗后,如今手指活动自如。
什么是“扳机指”?据专家介绍,可以把手指内的肌腱想象成一根很有弹性的“橡皮筋”,它的作用是带动手指灵活地弯曲。而这根“橡皮筋”需要在一个“滑槽”(腱鞘)里顺畅地滑动。要是长期过度使用手指,比如经常抱孩子、做手工,或者频繁玩手机,这根“橡皮筋”就会在腱鞘这个“滑槽”里不停地摩擦。时间一长,腱鞘就会变得粗糙、增厚,甚至长出“老茧”,结果“橡皮筋”就被卡住了。这时候,手指就像生锈的门闩,弯曲还比较容易,但要弹回来就很难了,严重的时候甚至得用另一只手帮忙才能“掰直”。
专家介绍了扳机指常见的症状,比如:弹响感,这是最常见的症状,手指活动的时候,会像扣动扳机一样,突然发出“咔哒”的弹响;卡顿感,病情严重时,手指会卡在弯曲的位置,得借助外力才能伸直;疼痛,疼痛部位大多在手掌根部,按压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痛点,严重时连握水杯都很困难;晨僵,早上起床的时候,手指会感觉僵硬,活动几分钟后才能缓解。
此外,人们的中指和无名指最容易患上扳机指,不过哺乳期的妈妈大拇指也很容易受累。
提到超声技术如何像“透视眼”般介入治疗,专家表示,超声就像是给手指做了一场“高清直播”,能把手指内部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比如,腱鞘增厚:正常的腱鞘薄得像纸片,一旦发炎,就会像发起来的面包一样膨胀起来;肌腱肿大:被卡压的肌腱局部会肿胀,看起来就像被勒紧的气球。动态卡压:在超声的观察下活动手指,可以直接看到肌腱在腱鞘里“卡顿”的瞬间。
传统的治疗方法就像是“盲打”,只能靠医生的手感来确定位置;而超声引导则像是给治疗加上了“导航系统”。
在药物注射治疗上,在超声的直视下,能把抗炎药准确地注射到发炎的腱鞘周围,能避免误伤血管和神经,让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治疗效果能提高30%以上。
在开展针刀松解术(适合顽固性病例)时,用特制的针刀在超声引导下划开增厚的腱鞘,整个操作过程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切口只有针眼大小,恢复快,复发率低于5%。
此外,整个治疗过程大概10分钟,治疗后手指的活动度马上就能得到改善,如果再配合康复锻炼,效果会更好。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庞小晴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