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感动海南的身边好人|33载扎根屯昌大山 他用知识“点亮”山乡教育路

发布时间:2025-03-10 23:09:20

南海网 记者 任桐

过了屯昌县西昌镇区,就是通往永忠小学的一条山路。那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路面狭窄,仅容一辆车勉强通过。弯弯曲曲行驶了约30分钟,眼前的山景中跃然出现一座学校,黄白相间的教学楼、红绿相间的操场,成为层叠山峦中一道风景。

永忠小学新校区干净整洁。记者 任桐摄

“山路难走,辛苦啦!”屯昌县西昌镇永忠小学校长符斌热情地招呼着:“这里以前是土路,后来修了硬化路,条件好了许多。我们学校也是,以前都是平房,现在都盖了楼,越来越漂亮了。”

通往山里的乡村小学,从来不是一条容易的路。见证永忠小学的变化,符斌用了33年时间。从1992年至如今2025年,他把人生最美好的时间都留在了这座山里的乡村小学。如今,他已年过半百,两鬓已生花发,依旧坚守在山里这座小学里。问起他的心愿,他说:“我想送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永忠小学新校区干净整洁。记者 任桐摄

师范学校毕业后

他毅然返回大山任教

“我就是从永忠小学走出去的。”出生于1973年的符斌,对永忠小学的历史非常骄傲。他介绍,屯昌县西昌镇永忠小学始建于 1957年,隶属晨星学校管辖,是一所乡村完全小学。学校位于晨星农场永忠片革命老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学校周边6个村庄,3-4个生产队,辐射人口2000多人。”

儿时的课堂,就是一排平房,上课时光线没有那么明亮,但对于初入课堂上课的符斌来说,却是记忆深刻的。

多年前的永忠小学,雨后校园满是泥泞。受访者供图

“小的时候,特别崇拜讲台上的老师,觉得他懂的知识真多。”或许是带着这份对老师的崇拜之情,符斌在读完初中后,考取了海南省农垦通什师范学校读中专。

1992年中专毕业分配时,他毅然选择回到西昌镇永忠小学任教。对此,符斌说:“我的家就是永忠小学附近的山里,我回去离家近,更重要的是,我想为自己的小学做一些贡献。”

多年前的永忠小学,校舍是一排简陋的平房。受访者供图

就这样,符斌回到了他的家乡,回到了这座大山里的学校,一待就是33年。

“那年回学校时,发现学校的校舍已经破旧了,原本的平房还会漏雨。校园没有围墙,学生们都是从四面随意进出。”他回忆道:“刚来学校时,我和另外3位老师,一共4人住在一间上下铺的宿舍里,条件非常简陋。”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动摇符斌留下来的决心。因为此时的宿舍门外,一群光着脚丫,眨着好奇大眼睛的孩子们,正躲着藏着,偷看着新老师。

“他们的眼神那么干净,那么天真。”那一刻,他心里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并在心底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群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

苦与乐相伴

他努力不让任何学生“掉队”

“符校长,早上好!”这声问候,是开启符斌一天时光的“钥匙”。每每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响起,他就打心底里欣喜:“都来上学了,没有迟到、旷课的。真好!”

符斌(右一)送孩子们放学。通讯员 林小丹摄

不迟到,不旷课,这样简单的基本要求,在很多年前的永忠小学,并不容易做到。在符斌刚任教时,就发现,山区的少数民族家庭并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学生不完成作业、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到了农忙时节,旷课、逃课的现象更为突出。

“小学是个重要阶段,可以养成孩子们学习的习惯,也树立孩子们学习的意识。”符斌说:“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正常地学习。”

于是,他利用课后时间,走家串户,深入学生家庭,与家长促膝长谈,一定要想办法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开始时,部分家长爱搭不理、不配合,却扛不住符斌的执着。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有时一个学生家,他要跑十来趟才能有些效果。

屯昌县西昌镇永忠小学校长符斌。记者 任桐摄

虽然辛苦,但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回归到正常的学习中,符斌觉得满满的成就感。探访期间,他与一位名叫钟杰(化名)的特殊学生建立了一段深厚的师生情谊。

据了解,钟杰曾经是个干瘦、黝黑的男孩,性格倔强且封闭,对外界充满戒备。一次雨天的探访,符斌得知钟杰因养父病逝后,其母亲想让他在家里分担农活而被迫辍学。面对这样的情况,他积极与钟杰谈心,并发动师生为钟杰提供帮助,确保他能重返校园。

“在大家的帮助下,钟杰回到了学校继续读书,他的生活也逐渐改善。”而最让符斌开心的是,钟杰性格逐渐开朗了,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付出终有回报

他的学生走出大山考上大学

教育,非一朝一夕之事,却能在一朝一夕的付出后,收获回报。

“从教以来,我们从没放弃努力抓学生教育。直到2005年,学校终于有了能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了,这是建立永忠小学以来从未有过的。”这些,对于符斌来说,是经年累月付出最好的回报。

这只是一个开始,教育的“烛光”温暖如希望。随着时光流淌,越来越多出类拔萃的学生从永忠小学毕业,一路考取了优秀的大学。

符斌正在上数学课。记者 任桐摄

“邓玉菊,考上了中央民族学院,现在在深圳工作。他的弟弟邓春旺,考上了青岛理工大学。邓小霞考上了武汉大学,符芳俊考上了中国地质学院,还有符方锋、符六国……”符斌向记者一一细数着这些学生的名字,他们都曾是他的学生,他们有出息,让他自豪万分。

走出大山的学生们,会在春节时回到家乡,也会回到曾经的母校永忠小学走走看看。他们见到符斌校长时,依旧感到非常的亲切,经常与他聊起在外读书,在外工作的事。

“走出大山,就是不一样了,他们的见识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宽阔,相信他们的前途也会越来越光明。”听着学生们说着外面的世界,符斌也心向往之。33年扎根山区从教,外面的世界,他也想去看看。

然而,还不是时候,身上的任务依然很重。

比如永忠小学最多时有300多名学生,今年只有6个教学班,96名学生;比如孩子们早一批的课外书已经旧了,还需要发动社会力量,为孩子们争取更新书籍;比如90%以上的孩子都是苗族,上学期大家喜欢的竹竿舞课是否还能继续开办下去;比如去年晨星校运会,永忠小学成绩不错,今年还得加强锻炼,再创佳绩……

所以,继续干吧!符斌说:“我1992年成为一名乡村教师,2011年成为教导主任,2017年成为校长。33年来,我从未离开过三尺讲台,我要继续在这个讲台发挥力量,几年、十几年,直到退休。”

33年乡教路,33年教育情怀,符斌先后获评“屯昌县优秀教师”“屯昌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屯昌县优秀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2023年,他被评为“海南省最美乡村教师”。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王平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