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西开展2025年农田地膜全链条综合治理工作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牛牧瑶)3月17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召开2025年农田地膜全链条综合治理工作推进视频会,旨在锚定农业绿色发展,高位推动我省农田地膜全链条综合治理工作。
去年,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赴农业农村部对接请教,到其他省份调研学习,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立足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对地膜问题进行整改,并每月按时向黄河办报送整改情况,全链条推动农田地膜综合治理。同时,在聚焦加强执法监管、推广科学使用、完善回收地膜处置体系、树立典型示范、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但是作为用膜大省,我省在地膜污染防治工作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会议要求,深刻认识地膜残留污染的危害性、严重性、长期性,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全链条推进地膜综合治理工作。一要坚持源头管控,让非标地膜无处藏。深化多部门联合监管,加强源头管控,以严执法遏制非标地膜流入市场,保障达标地膜产品供给,从源头上减低地膜残留风险。二要坚持科学使用,让地膜可回收。引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对标对表,推动地膜分区分作物科学精准管控治理,提高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效能。三要坚持模式创新,让地膜能回收。采取以旧换新、经营主体上交、专业组织回收等有效回收方式,因地制宜推广“壶关模式”“阳高模式”“河津模式”等,不断探索总结新模式,加快构建废旧地膜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四要坚持分类施策,让地膜全处置。按照分类处置原则,对有利用价值的废旧地膜,推动回收再利用体系市场化运作;对确无利用价值的废旧地膜,将其纳入再生资源、农村环卫清运系统,进行焚烧发电、卫生填埋等无害化处置。
会议对2025年农田地膜综合治理项目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及时做好任务分配,指导项目县尽快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区域、实施主体的遴选要求、实施程序、资金支付方式、保障措施等内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提高补助标准,充分调动农户和回收企业的积极性。加强项目跟踪监管,定期对废旧地膜回收情况进行实地巡查,重点检查废旧地膜回收量的真实性、回收处置流程的规范性、企业建设进度及设备运行情况等,确保项目实施规范有序。严格资金监管,优化资金支付方式和拨付程序,可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及任务完成情况,分阶段验收,加快项目资金支付进度,及时开展绩效评价。落实以工代赈政策,在废旧地膜回收补贴环节安排不低于财政补贴资金10%的金额,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实施项目。
为从源头管住、打住非标地膜,严厉打击生产销售非标地膜的违法行为,会议安排部署了农田地膜全链条监管“百日攻坚”专项行动。
会上,太原市、吕梁市、运城市,阳高县、壶关县的相关负责人分别作了典型经验分享。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