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宋学敏 通讯员 闫欣 楚晓光 潍坊报道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繁多,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潍坊高密农商银行始终将反诈宣传和风险防控贯穿于日常服务中,不断深化警银协作机制,共同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近期,该行的工作人员通过源头治理、警银联动,成功堵截了2起电信网络诈骗。
某日,一神情焦灼的中年男子前往高密农商银行李仙支行要求提高交易限额,并称“补贴马上就到账”,客户反复强调的诉求引起了当值柜员的警觉。经了解,客户自称持有智力残疾证明,某平台“助残专员”承诺每月发放3750元残疾补贴并为其缴纳社保,但要求必须使用农商银行卡且将非柜面交易限额调至最高。结合客户对转账用途表述模糊、过度依赖线上沟通、无固定收入来源记录等情况,支行工作人员当即启动反诈应急预案,联系高密市反诈联席办并报警。
十分钟后,辖区派出所民警抵达现场。经调查,客户系在某短视频平台结识自称“王勇助残”的网友,对方通过“政策补贴”话术诱导其办卡调额。面对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客户仍坚信“补贴即将到账”,直到民警现场告知其同类诈骗案例,并联系残联部门核实政策后,客户方才醒悟。“幸亏你们拦住了!要不我这卡真成了骗子的工具”,事后,客户向公安民警及银行工作人员连连致谢。
另一起案件发生在高密农商银行三官庙支行,一女士要求提高转账限额,并向一个账户转账1万余元,柜员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发现该客户情绪异常,一直在与一男子免提通话,从俩人谈话中得知,男子引导客户让银行柜台为其开通限额转账业务,并让客户将存款转入其提供的账号中。经询问,该客户孩子在抖音购物时使用抖音月付,金额大约为1万元,后收到电话通知,声称只要把钱打到其提供的账户中,就可以为其优惠一千元左右。
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银行工作人员意识到该客户遭遇了典型的电信诈骗,立即帮其电话录音,记录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账号等信息。一边安抚客户情绪,一边向她讲解电信诈骗的常见套路和防范技巧,并协助她拨打报警电话。最终,在银行工作人员和警方的共同努力下,成功阻止了这起电信诈骗案件,为李大姐避免了1万元的经济损失。“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及时提醒,我这辛辛苦苦攒的血汗钱就被骗走了!”客户紧紧握着银行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道。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花样不断翻新,农商银行作为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重要阵地,在反诈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未来,高密农商银行将始终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强化担当、主动作为,持续加大反诈工作力度和强度,提升实时预警拦截能力,切实构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坚固防线。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